石门陌巷柳青青,旧日铙声此夜听。
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风肠断语儿亭。
【赏析】
此为一首七律。
首联“石门陌巷柳青青,旧日铙声此夜听”,点题,表明诗人是在“中元”这个节日的前夕泊舟于石门渡口时,听到了岸上有人作浮屠(即佛塔)之事而感到凄然有感的。中元是佛教传说中鬼门关开放的日子,人们在这个时候会烧香拜祭亡魂。石门渡口,在唐代是著名的水陆交通要道。因此,在这里听到有人在岸上做佛事,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感触。“石门”二字,既点明地点,又暗示了时间,使全诗意境更加鲜明。
颔联“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风肠断语儿亭”,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这一情景的感受。“魂招不得”,指梦中魂灵召唤不住,说明作者因思乡之情难以排解而彻夜难眠;“秋风肠断”,则写出了作者被悲凉的秋风所触动,以至于心肠都为之断裂了。这两个词语都极其准确地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得以深化。
颈联“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风肠断语儿亭”,则是进一步展开前两句的意境。“魂招不得”,意味着诗人虽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但无法将他们唤回身边;“秋风肠断语儿亭”,则描绘出诗人在秋风中独自徘徊于语儿亭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孤独、寂寞和无助。这两句诗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诗人内心痛苦的描绘,也使整个诗歌的主题得以突出。
尾联“中元前一夕泊石门闻岸上作浮屠事泫然有感”,是这首诗的结论。“中元”一词,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原因。“前一夕泊石门”,说明诗人是在夜晚泊船于石门渡口;“作浮屠事”,指岸上有人在做佛事。“泫然有感”,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一切感到非常伤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石门渡口听到岸上有人做佛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解的痛苦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