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关河隔,天涯各一方。
相思愁万斛,忆别泪千行。
迹已空兰若,春还到海棠。
病中消岁月,客里惜韶光。
北雁传书远,南云引领望。
关心新节物,回首旧词场。
月落知情重,江流与梦长。
卷帘人寂寂,极目倚回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并加以赏析。
第1句:迢递关河隔,天涯各一方(“迢递”:遥远;“隔”,分)
译文:遥远的关山隔断了我们,天之涯,地之角,各自在一方。
赏析:此句为首联,交代诗人与筠心姊妹远别,两地相隔,无法相见。
第2句:相思愁万斛,忆别泪千行(“愁万斛”:形容忧愁之多;“泪千行”:眼泪流了上千行)
译文:深深的思念像万斛的愁水,离别的痛苦像千行的泪水。
赏析:“万斛愁”与“千行泪”都是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诗人对筠心姊妹深厚的思念之情与离别的痛楚之情。
第3句:迹已空兰若,春还到海棠(“迹已空”:已经空空如也;“兰若”:梵语译音,原指印度古都,这里指佛寺)
译文:我的足迹已经空荡荡了,春天又回到了海棠花旁。
赏析:此句为颔联,写自己因思念而无心游赏,但春天来了,景色依旧如此美丽。
第4句:病中消岁月,客里惜韶光(“病中”:生病时;“客里”:寄居他乡)
译文:我病中消磨了岁月,客居他乡爱惜时光。
赏析:这句是说,自己因病而闲居,所以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第5句:北雁传书远,南云引领望(“北雁”:北方的雁鸟;“南云”:南方的云朵)
译文:北方的雁鸟传来远方的消息,南边的云彩引领着我盼望的目光。
赏析: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雁、云比作传递消息、引领方向的使者,写出了作者对筠心姊妹的深切思念和盼望。
第6句:关心新节物,回首旧词场(“节物”:节日时的物品;“词场”:文人聚会之地)
译文:时时关怀新的季节物事,回头望去那旧时的诗词场。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怀念往昔,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感。
第7句:月落知情重,江流与梦长(“情重”:感情深厚;“梦长”:梦境延续)
译文:月亮落下更加懂得了友情的珍贵,江水流淌与梦境一样绵长。
赏析:这句运用想象,把月亮拟人化,写出了朋友情谊的深重。
第8句:卷帘人寂寂,极目倚回廊(“卷帘”:拉开窗帘;“寂寂”:寂静无声)
译文:拉开窗帘,看到外面一片寂静,只能倚靠在回廊上极目远望。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
示例一:遥望千里之外的朋友,彼此分隔两地,不能相见。
译文:遥远的关山隔断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天之涯、地之角,各居一方。
赏析:此句写诗人与筠心姊妹远别的场景。
示例二:深深思念就像万斛愁水,离别的痛苦就像千行的泪水。
译文:深深的思念就像万斛的愁水,离别的痛苦就像千行的泪水。
赏析:这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两人之间的浓重感情。
示例三:我的足迹已经空荡荡的了。春天又回到了海棠花旁。
译文:我的足迹已经空空如也,春天又回到了海棠花旁。
赏析:此句写诗人因为思念而无心游玩,但春天来了,景色依然美好。
示例四:我因病而闲居,因此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译文:我因病而闲居,因此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赏析:这句是说,自己因病而闲居,所以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示例五:北雁传书远远地飞来,南云引领着我盼望的目光。
译文:北边的雁鸟传来远处的消息,南方的云彩引领着我盼望的目光。
赏析: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北雁、云彩当作信使和向导。
示例六:时时关怀新的季节物事,回首过去那旧时的诗词场。
译文:时常关怀着新的季节物事,回想起过去那旧时的诗词场。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怀念往昔,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感。
示例七:月光落下更懂得了友情的珍贵,江水流动如同梦境一样漫长。
译文:月光落下更加懂得了友情的珍贵,江水流动如同梦境一样绵长。
赏析:这句运用想象,把月亮拟人化,写出了朋友情谊的深重。
示例八:拉开窗帘看外面一片寂静,我只能倚靠在回廊上极目远望。
译文:拉开窗帘,看到外面一片寂静,只能倚靠在回廊上极目远望。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