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遍野阻归程,日坐愁城梦亦惊。
泪滴红绡都湿透,孤灯独自剔残更。

注释:

  • 甲子仲春南岸寇警夫征不归音信睽隔者旬有馀日黯然赋此二首:在甲子年的仲春之月,南岸的敌军入侵警报。我被征召去当兵,无法回家。我与家里联系不上,已经十多天了。我很难过,于是写下这首诗。
  • 烽烟遍野阻归程,日坐愁城梦亦惊:烽火连天,到处都是战场的景象,阻碍了我回归家乡的行程。每天坐在愁城(形容心中的忧虑)里,夜深时都会因梦境中的战火而惊醒。
  • 泪滴红绡都湿透,孤灯独自剔残更:泪水滴在红色的丝绢上,全都打湿了。只有一盏孤灯,我在深夜中独自剔着残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战争气息和离别之苦的作品。诗人以烽火遍地、战事连绵的现实背景,表达了自己无法回乡的心情。同时,他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坐愁城、梦中惊醒等细节,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他的孤独与无助,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