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天际月华凉,同上南楼望帝乡。
东壁云霞新翰墨,西风禾黍旧宫墙。
鱼凫乍辟怜三户,骏骨难求负九方。
惟有百花潭尚在,共携杯酒问沧浪。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攀龙在中秋闱中陪家人一起参加郑次公主持的科举考试,在贡院举行的宴会上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峨嵋天际月华凉,同上南楼望帝乡。
- 注释: 峨眉山高耸入云天,月光如洗洒人间;我们一同登上南楼,遥望远方的家乡。
- 译文: 峨眉山上的月光清冷明亮,我们一同登上南楼眺望故乡。
- 赏析: 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峨嵋”、“南楼”和“帝乡”等关键词,传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东壁云霞新翰墨,西风禾黍旧宫墙。
- 注释: 东边的墙壁上,云雾和朝霞映衬着新题写的诗文;西边的宫墙上,风吹过的稻谷和高粱仿佛诉说着往事。
- 译文: 东侧的墙壁上,新的诗句如同云霞一般绚丽多彩;西边的宫墙上,秋风掠过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 赏析: 此联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巧妙地将人物活动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鱼凫乍辟怜三户,骏骨难求负九方。
- 注释: 忽然出现的英雄,如同传说中的鱼凫一样令人敬佩;寻找这样英勇的个体,却像是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 译文: 突然出现的英雄让人感到敬佩,就像传说中的鱼凫那样令人怀念;寻找这样的英雄,却像大海捞针一样难以找到。
- 赏析: 这一联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寻找这些英雄的困难感,展现了作者对正义与勇气的向往。
惟有百花潭尚在,共携杯酒问沧浪。
- 注释: 唯有那百花潭依然存在,我们可以带着美酒一起去欣赏它的美丽;在这里,我们可以共同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 译文: 只有那百花潭依然存在,我们可以带着美酒一起去欣赏它的美丽;在这里,我们可以共同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 赏析: 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欢乐时光的愿望,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景、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