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
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
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
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
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
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
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
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

《空翠亭》

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

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

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

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

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

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

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

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

注释:

  1. 我游空翠亭:我游览了空翠亭。
  2. 遂蹑空翠窟:于是踩上空翠的洞穴。
  3. 仄处迷向背:狭窄的地方使人迷失方向。
  4. 昼光寒不入:白天的阳光寒冷而无法穿透。
  5. 高壁散长风:高大的墙壁上吹来阵阵长风。
  6. 到面作飞雪:落在脸上就像飞雪一样。
  7. 积阴带江声:积聚的阴云伴随着江水的声音。
  8. 冷中石骨裂:在寒冷之中石头的骨骼都开裂了。
  9. 钩络枯藤幽:弯曲的藤蔓和枯萎的枝条显得幽深。
  10. 剥啄古扉缺:敲门声声,古门已经残缺不全。
  11. 虚寺钟一声:空寂的寺庙里只听到一声钟响。
  12. 客魂堕泬:客人的灵魂仿佛要跌落到虚空中去。
  13. 尘氛此俱隔:这里的尘世烟雾都被隔离了。
  14. 惟仙气结:只有神仙的气息聚集在这里。
  15. 愿得托茅茨:希望能够寄身于茅草屋顶。
  16. 终焉养疏拙:最终能够安于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空翠亭时所见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了空翠亭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峭壁、飞雪、古门、钟声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整体上,诗歌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