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前后固应无此文,一书上下两千年。
【解析】
“《春秋》”指的是《春秋三传》,《春秋》是左丘明作的。《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它们都以《春秋》为依据,分别解释其中的史事。“《春秋》”指《左传》。“谜语苦难诠”中的“苦”是“艰难困苦”,指《春秋》的写作过程非常艰难困苦。“历史开山数腐迁”中的“开山”指孔子,“腐迁”是说《春秋》的作者孔子为了给《春秋》作注,对《春秋》中很多内容进行了删减。“无此文”中的“此”指《春秋》。“一书上下两千年”指《春秋》的记载跨越了整个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15年,共294年。“一书”指《春秋》这部书,“上下两千年”指《春秋》的历史跨度。
【答案】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它们都以《春秋》为依据,分别解释其中的史事。
《春秋》的写作过程非常艰难困苦。
《春秋》的作者孔子为了给《春秋》作注,对《春秋》中很多内容进行了删减。
《春秋》是一部跨越了整个春秋时代的著作,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15年,共294年。
《春秋》的记载跨越了整个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15年,共294年。
前半句:指《春秋》的写作过程非常艰难困苦,这是对《春秋》成书过程中的艰辛的概括和总结。
后半句:指《春秋》的作者孔子为了给《春秋》作注,对《春秋》中很多内容进行了删减。这里强调了《春秋》的作者孔子的这一特点,也表明了《春秋》这部著作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删节的过程,从而影响了《春秋》的原貌。
中间的两句:是指《春秋》这部著作跨越了整个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15年,共294年。这是对《春秋》这部著作的时间跨度的概括和描述。
中间的两句:《春秋》的记载跨越了整个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15年,共294年。这里强调了《春秋》的这部著作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删节的过程,从而影响了《春秋》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