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
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
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
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嗟。

这首诗是一首读诗的诗,诗人在读完白华草堂诗集后,有感而发。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
  • 嘉道指的是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
  • “论粤派”可能是指评述粤派的诗歌风格,粤派通常指的是岭南诗派。
  • “谭张之外此名家”中的”谭张”可能是指两位著名的诗人(可能是谭嗣同和张维屏),”此名家”则指白华草堂诗集。
  1. 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
  • “瓣香故里尊红杏”中的”瓣香”可能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故里”是指故乡,”尊红杏”则可能是指尊敬红杏这一植物。
  • “养志高堂谱白华”中的”养志”可能是指培养志向或理想。
  • “高堂”可能是指高堂上,也可能是指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谱白华”则是指记录或撰写白华草堂诗集。
  1. 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
  • “七字鼓旗”可能是指七言诗句如同鼓旗一样威武有力。
  • “雄后劲”则可能是指诗歌的力量如同鼓旗一样强劲有力。
  • “一官鼗铎老天涯”中的”一官”可能是指一位官员,”鼗铎”是一种乐器,”老天涯”则可能是指官员在天涯海角的孤独和辛劳。
  1. 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嗟。
  • “寻秋曾过诗人墓”中的”寻秋”可能是指寻找秋天,也可能是指寻找诗人的坟墓。
  • “重检残篇发浩嗟”中的”重检残篇”可能是指重新阅读诗集,”发浩嗟”则可能是指感到悲凉和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嘉道以来评论粤派,谭张以外还有名家。
瓣香故乡尊红杏,养志高堂写白华。
七字鼓旗后劲足,一官鼗铎老天涯。
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叹。

注释:

  • “嘉道”:指清朝的嘉庆和道光年间。
  • “论粤派”:评论粤派诗歌的风格。
  • “谭张”: 指谭嗣同和张维屏,两位著名的岭南诗人。
  • “此名家”:指白华草堂诗集。
  • “瓣香”:指怀念故乡,思念故乡的红杏树。
  • “故里”:故乡,这里指的是广东。
  • “尊红杏”:尊重、崇敬红杏这种植物。
  • “养志”:培养志向、理想。
  • “高堂”: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谱白华”:记录或撰写白华草堂诗集。
  • “七字鼓旗”:七言诗句,如同鼓旗一样威武有力。
  • “雄后劲”:诗歌的力量如同鼓旗一样强劲有力。
  • “一官”:“一官”可能是指一个官职,也可能是形容一个人年纪大了,官位也很高。
  • “鼗铎”:一种古老的乐器,这里可能是指音乐或者文化。
  • “老天涯”:形容一个人在外漂泊很久,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艰辛。
  • “寻秋”:寻找秋天,可能指的是寻找秋天的景色或回忆。
  • “诗人墓”:指那些被后人纪念的诗人的坟墓。
  • “重检残篇”:重新阅读并检查古诗文的原文。
  • “发浩叹”:感到悲伤和叹息,感叹世事的无常和自己的无力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读诗的诗,诗人在读完白华草堂诗集后,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白华草堂诗集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对诗人的敬意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