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登高望远海,蒙蒙遮朝暾。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
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诗句
1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 - 这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群山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海,而南方的越门则是一道开启的门户,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
-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 描述了一位高官坐在潮州梅州的高位上,他的存在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山峰,稳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 在这里,“驻节”意味着长期居住或任职,而“一官清而尊”则强调了这位官员清廉又受到尊重的形象。
-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 - “洞天石”可能指的是一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秘境,被石头所环绕,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 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 这句话询问的是西园里有什么,但诗人并没有明说,而是通过周围花木环绕的轩窗,让人想象出这个空间的美丽和宁静。
-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 - 从官府的传舍望去,可以看到一片荒凉,被杂草覆盖,天色渐暗,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 这里“文明变草昧”可能是指文化和知识的发展使得原来的愚昧状态得到了改善,而“公复开其屯”则可能是指在这种变化中,有贤能的人重新恢复了秩序。
-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 - 这里的“异石扶使立”可能是指一些奇特的石头支撑着高官的职位,而“奇花植令蕃”则可能是用来形容这些官员治理地方时带来的繁荣景象。
- 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 春风和夏雨是自然界的力量,它们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恩泽,使得万物开始复苏。
-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 - 这里不仅植物得以生长,百姓也感到幸福和满足,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喜悦的氛围。
- 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 “阴阳气互伏”可能是指季节的变化,冬天和春天交替出现,而“节候交寒温”则进一步描述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 - 清晨时分,看到露水落在花瓣上,似乎已经凝结成了秋天的痕迹,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登高望远海,蒙蒙遮朝暾。 - 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海洋,海面上的雾气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芒,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 - 青山连绵不断,仿佛要连接到中原大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 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 - 在秋天这个多愁善感的季节,诗人的心情也是忧郁的,但他无法沉默不语,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 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 诗人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愿意与历史上的伟人如苏轼进行交流探讨。
译文
群山奔跑似沧海,南方的禁卫大门缓缓打开。巍峨的观察使坐镇潮梅,稳坐江山如磐石之坚。
驻足古揭阳,一官之位清净而尊贵。南面管辖罗浮山,东坡先生屐齿犹存。
谁能带进洞天的石头,在西园开出一片新天地。园中只有花木相依,环绕着轩窗如画。
我离开官场后归来,荒草丛生日暮时已至。文明改变草野旧貌,您的功绩让百姓欢欣。
阴阳之气相互隐退,四季更替寒暖不定。清晨看花朵上有露珠,已是秋霜留下痕迹。
站在高处远望大海,迷雾遮住朝阳光芒。青山如此辽阔无尽,连中原都在视线中。
心中秋天正忧郁不已,怎能默默无声?
坚守着永恒的初心,远离世俗与苏东坡论道。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观察使在潮梅之地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迁,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观察使生活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