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为愁侵无计舒,那堪一卧两旬馀。
自来自去窗前月,相近相亲架上书。
奢望肯随梅冷淡,病躯却似竹空虚。
倩人扶起临青镜,旧日形容竟不如。
病中述怀
病为愁侵无计舒,那堪一卧两旬馀。
自来自去窗前月,相近相亲架上书。
奢望肯随梅冷淡,病躯却似竹空虚。
倩人扶起临青镜,旧日形容竟不如。
注释:
- 病为愁侵无计舒,那堪一卧两旬馀:疾病让我感到忧愁,无法舒缓,一躺就是两个月。
- 自来自去窗前月,相近相亲架上书:从窗户看出去,月亮时隐时现,仿佛与我亲近;书架上的书,也似乎在陪伴我。
- 奢望肯随梅冷淡:我希望像梅花一样高洁,但现实并非如此。
- 病躯却似竹空虚:身体虽然虚弱,但内心却像竹子一样空空如也。
- 倩人扶起临青镜,旧日形容竟不如:希望有人帮助我起床,面对镜子时,发现自己与过去相比已经失去了光彩。
赏析:
这首五绝诗以“病为愁侵无计舒”开篇,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沉重忧愁和无力感。随后,通过“那堪一卧两旬馀”、“自来自去窗前月”和“相近相亲架上书”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疾病折磨下的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奢望肯随梅冷淡”与“病躯却似竹空虚”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悲观态度和内心的空虚感。他希望像梅花那样坚韧不拔,但又觉得现实并不如他所愿。同时,他也觉得自己的内心像竹子一样空洞,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倩人扶起临青镜,旧日形容竟不如”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和变化的认识。他希望有人能帮助他站起来面对世界,但当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却发现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模样。这既是对自身变化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又含蓄,通过对疾病、生活、心态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病痛面前的挣扎、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