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闭乱山高,月出万象杳。
揽衣步岩际,俯视群木杪。
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
湖光远蒙蒙,巢鹤近了了。
猿啼晚更急,虎迹寒觉少。
还归冷泉亭,坐待山月晓。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作者夜游山中所见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门闭乱山高”,诗人在深夜独自行走在寂静的山路上,看到山势高耸、云雾缭绕,仿佛与外界隔绝,不禁感叹:“真是一座高高的山啊!”

“月出万象杳”,当一轮皓月升起,整个山林变得一片幽暗,只有月亮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诗人感到十分惊奇:“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呵!万物都消失了踪影。”

“揽衣步岩际,俯视群木杪”,诗人走到岩石边上,伸手揽住衣襟,仰头向下看,只见树梢之间有鸟儿停留,发出鸣叫声。他感到十分惊奇:“这些鸟儿怎么都飞到树梢上去了?”

“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霜”和“人”都是名词,“黄”和“白”都是形容词,“影”是动词,“大”是形容词,“小”是形容词,“了”是助词。诗人看到霜打在树叶上,使树叶变得黄色;地上铺满了一层白霜;自己的影子显得很小;湖面上雾气弥漫,看不清远处的景色。

“湖光远蒙蒙”,诗人看到湖水波光粼粼,远处的景色朦朦胧胧。

“巢鹤近了了”,“鹤”是名词,“了了”是形容词,“了”是助词。诗人看到湖边的树木上有几只鹤正在筑巢,它们已经离湖边很近了。

“猿啼晚更急”,“猿”是名词,“啼”是动词,“更急”是形容词,“了”是助词。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猿猴的叫声更加急促,不禁感叹:“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声音啊!”

“虎迹寒觉少”,“虎”是名词,“迹”是动词,“寒”是形容词,“少”是助词。诗人看到地面上留下老虎走过的痕迹,感觉脚下的泥土变冷了,不禁感叹:“这是多么令人畏惧的气息啊!”

“还归冷泉亭,坐待山月晓。”“还归”是动词,“坐待”是动词,“山月晓”是名词。诗人回到冷泉亭中坐下等待天亮,观赏着山上的月亮渐渐升起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游山中所看到的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感受来描绘景色的变化,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