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寓西山侧,日夕看不足,遥爱峰峦秀,清扬好眉目。
白云出其巅,玉泉流其麓。花木发清香,鸟鸣无断续。
我生蒙尘垢,劳形日碌碌。欲往恣游眺,冠盖苦结束。
念我筚门友,晶莹双璞玉。不贵安得贱,不荣安得辱。
逝将黄鹄举,灭迹栖岩曲。幽人有同心,相期在空谷。
【注释】
偶寓:偶尔寄居。西山侧:指隐居的山边,即作者的住所。清扬:指秀丽。好眉目:形容峰峦秀美。白云出其巅,玉泉流其麓:指山间云雾缥缈,泉水清澈流淌。花木发清香,鸟鸣无断续:指山林中花香袭人,鸟声悦耳。我生蒙尘垢:指作者一生坎坷、困顿。劳形日碌碌:指作者一生奔波操劳。冠盖苦结束:指官场上地位高者常要束冠戴帽,故云。念我筚门友,晶莹双璞玉:指作者在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纯洁无瑕。不贵安得贱,不荣安得辱:指不以富贵为贵,不以贫贱为辱。逝将黄鹄举,灭迹栖岩曲:指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幽人有同心,相期在空谷:意为志同道合的人在空谷中相互期许,希望共同实现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写隐于山边的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和志向,抒发了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风格清丽自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两句写自己偶然寄居在山边的住宅旁欣赏美景。“看不足”三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欣赏不尽。“遥爱”,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赞美和向往。颔联两句写近景。“白云出其巅”一句写远处山峰之高;“玉泉流其麓”一句写近处泉水之清澈。“出”、“流”二字用得极为传神。“花木发清香”,写山中花木茂盛,生机盎然。“鸟鸣无断续”,描绘了一幅山中鸟儿欢歌不息,生机勃勃的画面。此联既写了山中景物,又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日夕看不足”,“看不足”三字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清扬”句,以“秀”字点出山中峰峦之美。“清”、“好”两字,把峰峦写得生动形象,如在眼前。颈联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我生蒙尘垢”,写诗人一生坎坷、困顿;“劳形日碌碌”,写诗人奔波操劳。尾联两句写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志趣。“欲往恣游眺”,写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观。“冠盖苦结束”,写仕途中地位高贵者往往束冠戴帽,而诗人却不屑于此。“念我筚门友,晶莹双璞玉”,意思是说,我的那些贫贱交的朋友们都是像未经雕琢的玉一样的纯洁无瑕。这里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朋友的高尚品质。尾联二句的意思是:“不贵安得贱,不荣安得辱。”诗人认为,不因富贵而生骄傲,才能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因贫贱而生羞耻,才能保持高尚的气节。尾联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豪言壮语,也是他的政治理想所在。“逝将黄鹄举”,意欲奋飞而起,建功立业;“灭迹栖岩曲”,意欲隐退山林之中。“幽人有同心,相期在空谷”一句,表达了他与志同道合者在深山中相互期望,共同追求理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