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
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
曲径荣竹木,乱壑喧风水。
精蓝可留瞩,名园任徙倚。
因过崇台下,忆昔长啸子。
弹琴寄绝调,读易探奥旨。
欻发鸾凤音,渺渺清人耳。
客如嵇阮辈,或能悟妙理。
惭余无仙骨,安得私窃比。
徜徉山谷间,掬流还漱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联“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写诗人在晨曦初照时登山,看到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十分迷人。颔联“曲径荣竹木,乱壑喧风水。”“荣”通“荣”,“荣竹木”是说竹林茂密,树木苍翠,山石嶙峋,水流湍急。颈联“精蓝可留瞩,名园任徙倚。”写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蓝天碧水,青山绿树,美不胜收。尾联“因过崇台下,忆昔长啸子。弹琴寄绝调,读易探奥旨。欻发鸾凤音,渺渺清人耳。客如嵇阮辈,或能悟妙理。惭余无仙骨,安得私窃比。徜徉山谷间,掬流还漱齿。”写登台之后的感受及所思所想: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超凡脱俗的仙骨,不能与嵇阮辈同游,只能像他一样徜徉在山林之间,以清泉为伴,以溪石为友,过着闲适的生活。

【答案】

译文:①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②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③曲径荣竹木,乱壑喧风水。④精蓝可留瞩,名园任徙倚。⑤因过崇台下,忆昔长啸子。⑥弹琴寄绝调,读易探奥旨。⑦欻发鸾凤音,渺渺清人耳。⑧客如嵇阮辈,或能悟妙理。⑨惭余无仙骨,安得私窃比。⑩徜徉山谷间,掬流还漱齿。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在苏门山上观景赏心的情景。前四句描绘了山间清晨的壮丽景象:凡城的城门达百座之多,彼此相隔仅数里之遥;清晨曙光初照时,山间云雾缭绕,一派美景呈现眼前。这两句写出了苏门山早晨的壮阔气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八句则是作者在苏门山上的所见所感:山路弯曲,郁郁葱葱的竹子和茂盛的林木掩映着山路,山间飞瀑激流撞击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清澈的泉水哗哗流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作者在苏门山上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于是他开始弹琴,演奏出高亢激越的音乐,那音乐如同鸾凤一般美妙动听。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作者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那声音宛如清风吹过山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最后四句则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我羡慕那些有仙骨的人,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天地之间;而我却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在山谷之中,用泉水来洗涤自己的牙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