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映红蒸香雾。满架芳姿娇护。荏苒却柔枝,蝶舞空沾新露。
新露。新露,绰约更怜春暮。
注释:
日映红蒸香雾。满架芳姿娇护。荏苒却柔枝,蝶舞空沾新露。
新露。新露,绰约更怜春暮。
译文:
阳光照耀下,蔷薇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满树的花朵娇艳欲滴,仿佛在呵护着自己。花期即将过去,蝴蝶翩翩起舞,却只能沾到新的早晨的露水。
这清晨的露水,真是让人怜爱啊!
日映红蒸香雾。满架芳姿娇护。荏苒却柔枝,蝶舞空沾新露。
新露。新露,绰约更怜春暮。
注释:
日映红蒸香雾。满架芳姿娇护。荏苒却柔枝,蝶舞空沾新露。
新露。新露,绰约更怜春暮。
译文:
阳光照耀下,蔷薇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满树的花朵娇艳欲滴,仿佛在呵护着自己。花期即将过去,蝴蝶翩翩起舞,却只能沾到新的早晨的露水。
这清晨的露水,真是让人怜爱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末尾附上赏析”。 题诗的注释:结庐,即建茅屋;傍,依靠;白云中,指山腰白云缭绕之处。涛声,波涛声;松际通,在松林里回荡传开。有人知问渡,有人来问渡口在哪里;深山不尽晚来风,傍晚时阵阵山风不断吹进。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句赏析: 杨柳青青燕子迟,晓风初月挂相思。 欲添镜里新蛾样,拣得楼东第一枝。 1. 诗句释义: - 杨柳青青:形容杨柳的颜色是青绿色,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 燕子迟:指燕子来得稍晚,可能暗示着春天的临近或是时间的流逝。 - 晓风初月:清晨时吹拂的风和初升的月亮,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 镜里新蛾样:意指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解析】 此首题作于作者与友人相别之际。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建康、江宁;叶夫人,名氏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昔别虎丘下,今逢鸳水前”二句,点出地点,并写景叙事,交代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原因及时间,也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去路恰千里,看山刚半年”,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正是秋天,诗人站在黄叶飘飞的江浦之上,望着远方青山,心中无限惆怅。“天涯恋知已,各为检诗篇”
【注释】: 林屋洞:在今江西省奉新县西南。 龙洞云封处:指林屋山上的龙洞。 千山路半迷:指林屋山的小路,一半被云雾所遮蔽。 常年人不到:指林屋山常年没有游客。 终日鸟空啼:指林屋山的鸟儿终日鸣叫而没有人来。 石泐苍苔护:指石头因为长了青苔而显得更加古朴。 瀑悬晴雪低:指瀑布像晴天的雪花一样从高处垂下。 有怀探玉简:指作者对林屋山的怀念之情。 一傍隔凡栖:指作者只能在旁边静静地欣赏林屋山的风景。
【注释】 深院回廊锁绿杨:深院,指的是庭院,院落。回廊,是连接两栋建筑的走廊,这里指庭院中的回廊。锁,用铁链子拴着。春睡:春梦,春天的梦境。 闺中午睡梦初长:闺中,女子在闺房中的休息。午睡,午后的休息。梦初长,梦中的景象渐渐变得悠长。 只嫌春懒慵针线:只嫌,只是嫌恶,厌恶。春懒,春天懒散。慵,懒散。针线,缝制衣物的工具和材料。 燕落香泥污绣床:落,落下。香泥,带有香味的泥土。绣床,精美的床上用品
注释: 出城寻找春天,太阳还没斜。 行走来到溪边,看到两三家。 枯藤半束在疏篱外,一路寒梅还未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出郭寻春日未斜,行来溪畔两三家”描述了诗人走出城郭,寻找春天的场景。这里“出郭”指的是离开城外的意思,“寻春”则是寻找春天的意思。诗人走出城郭,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太阳还没有斜,阳光洒在大地上
秋日登屏山 树密影重重,秋声万壑同。 不知山上月,刚到竹林东。 注释: - 秋日登屏山:秋天的时候,登上屏风山。 - 树密影重重:树叶茂密,影子重重叠叠。 - 秋声万壑同:秋天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如同万壑之声。 - 不知山上月:不知道山顶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 刚到竹林东:刚刚到达竹林的东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屏风山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注释】 锦帐春: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元夕:元宵节。孙夫人:此指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挥象管、淋漓香墨:象管指文房四宝中的笔。淋漓香墨指在纸上写诗作画时笔势酣畅淋漓。舞霓裳、歌锦瑟:霓裳和锦瑟都是古代的乐曲名。此乐难重得:指美好的时光难得再遇。蟾兔纾青:月色朦胧如青色。鱼龙吹碧:指水边景色美丽如碧。莫辜负:不要辜负。剔灯花:点蜡烛时灯花被剔下来。玉漏:计时用的玉漏壶。探紫姑消息
【注释】 “窗半开,帘低卷”:窗外的月亮只有一半能照进来,帘子也半卷着。 竹影风摇乱:竹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停。 “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月亮微弱地照着,不点燃蜡烛来遮掩深院。 “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我依稀记得上一次的约会,游玩赏花后感到疲倦了。 “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听到漏壶的水声滴答作响,这使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愁恨之情。 “睡成痴,醒又懒。被冷谁忺恋”:睡的时候发呆成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鸳、泾、芳、邑乘、桂影、蕉、柏舟。 【答案】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注释】宁化:地名,今属福建省。清流:地名,今属福建省。归化:地名,今属福建省。路隘林深苔滑:指山路狭窄、树林茂密,路上有青苔滑溜难行。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今天要去什么地方呢?径直指向武夷山脚下。武夷山:名胜古迹,位于福建西部。山下:指武夷山的脚下。风展红旗如画:风中飘扬着一面红旗,好像画一样。 【赏析】《如梦令·元旦》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新年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
【诗句】 梦到浔阳九派。 依旧云山遮碍。 浪阔雁鸿遥,堪笑燃犀照怪。 欸乃。 欸乃。 夜夜船空月载。 【译文】 梦中来到浔阳城,江流九派景色美如画。 依然有云雾和山峦遮挡视线,大江之水宽广无边。 雁鸟在天空中飞翔,而我却可笑地点燃了犀牛角。 划桨声声不绝,夜色渐深,只有孤舟随月亮漂泊。 【注释】 1. 梦到浔阳九派:梦里来到了长江的九个分支。浔阳,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因境内有湓江、彭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进行赏析。 “庭苑晓风吹透”,庭院里的花草在晨风中摇曳。“正是明月时候”,月亮当空,正是月明星稀的好时节。“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纹般地皱起。“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我瘦了。我瘦了,怎么能够恢复往日的容颜呢
这首诗的内容是:咄咄向空书怪。 诗了还添酒债。 朝暮看云烟,过眼皆成身外。 知戒。 知戒。 劳逸惟凭大块。 注释与赏析: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急促。 - 向空:面对空中。 - 书怪:写字作画,创作出奇特的怪象。 - 诗了:写诗作诗。 - 还添:增添、增加。 - 酒债:比喻债务或烦恼。 - 朝暮:指白天和晚上。 - 看云烟:观察云彩变化。 - 身外:身外之物,比喻不重要的事物。 - 劳逸
诗句释义: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又来到了郁鸡飞翔的地方。 走尽天边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烟雨。 回去吧,回去吧, 芳草从未迷住你。 译文: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又来到鸟儿飞翔的地方。走遍天边的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的烟雨。回去吧,回去吧,芳草从不迷住你。 注释:才过 鹧鸪啼处:刚经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鹧鸪啼声凄厉而悠长,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又到郁鸡飞处:又来到郁鸡飞翔的地方。
诗句释义: 未完的藤竹,又进入一个乔木。 傍晚时分在鱼篷停驻,萤火虫的光芒照亮我孤寂的夜晚。 相随。 相随。 已经和白鸥情投意合了。 译文: 没有完成那弯弯曲曲的藤竹,我又进入了另一个弯弯曲曲的乔木。 到了傍晚我在鱼篷停下,萤火虫的光芒照亮了我孤寂的夜晚。 我们相互追随。 我们相互追随。 我已经与白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
一夕恩情似梦。 臂上犹书娇凤。 欣口再来时,天曙更无人送。 莺哢。 莺哢。 费尽春声何用。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属于宋词的词调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因《如梦令》词中有“如梦”二字,故取以为调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一夕恩情似梦:一夜之间,夫妻间的亲密情感就像梦境一样美好。 臂上犹书娇凤:妻子在手臂上还画着美丽的凤凰图案。 欣口再来时:期待丈夫再次归来的日子。
【注释】 “如梦令”是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 相看:互相看着。 难下:形容心情沉重、难受。 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像柳絮一样飘飘荡荡飞落下来,粘在身上像珍珠的靶子一样。 休嫁:不要嫁了。 【赏析】 上片写女主人公因丈夫被贬而伤心难过。起二句,写她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含泪相看,不忍离去,手执丝鞭,却难以下马,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下两句写她对丈夫思念之深。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
【注释】答龚柴丈:回答龚柴之问。见怀:即见信。柴丈,尊称对方官职的称呼;见信,指回信。嵩华:嵩山和华山,均为五岳之一。 【赏析】本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上阙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嵩华美景,下阙则以问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题材作品
【注释】 顶上三毛摇曳。:头顶上三根毛发摇摆不定。 个是华山冠制。:这顶帽子是华山的式样。 遍体锦文圆,妒杀画堂羽翠。:全身都绣着华丽的花纹。 无计。无计。大尾更须三岁。:没有办法。没办法。尾巴更长了三年。 【赏析】 《如梦令·华山顶上三毛》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此词上片写头戴华山帽饰,下片写其华丽之状,最后用反诘语气作结,既写出了帽子之华贵,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华贵的不屑一顾
长相思 月满衣,叶满衣,玉漏初停银汉低。砧声到竹扉。 事已非,人已非,满目凄凉何日归。雁沉梦又稀。 注释: - 月满衣:月光洒满了衣衫。 - 叶满衣:树叶也覆盖在了衣物上。 - 玉漏(lòu):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漏刻中的“漏”是古代计量时间的工具,“玉”指的可能是玉制的钟或壶等。 - 银汉:银河。 - 砧声到竹扉:听到屋外的捣衣声从竹林里传来。 - 事已非:事情已经变得不同了。 - 人已非
鼓山看云 晨光初照,我登上了高高的云顶。日头正中时,才爬到了一半。我不知道有几层高,只觉得被云雾遮住了。 又往上攀了千百级,突然间已经到达了天上。在山顶上站定,就像坐在山上。 伸手进去竟可以摸到云,手一伸进去却摸不到。衣袖收起来打算送给远方来的客人,衣服解开随风飘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联“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写诗人在晨曦初照时登山,看到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十分迷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鸳、泾、芳、邑乘、桂影、蕉、柏舟。 【答案】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注释】 锦帐春: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元夕:元宵节。孙夫人:此指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挥象管、淋漓香墨:象管指文房四宝中的笔。淋漓香墨指在纸上写诗作画时笔势酣畅淋漓。舞霓裳、歌锦瑟:霓裳和锦瑟都是古代的乐曲名。此乐难重得:指美好的时光难得再遇。蟾兔纾青:月色朦胧如青色。鱼龙吹碧:指水边景色美丽如碧。莫辜负:不要辜负。剔灯花:点蜡烛时灯花被剔下来。玉漏:计时用的玉漏壶。探紫姑消息
【注释】 “窗半开,帘低卷”:窗外的月亮只有一半能照进来,帘子也半卷着。 竹影风摇乱:竹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停。 “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月亮微弱地照着,不点燃蜡烛来遮掩深院。 “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我依稀记得上一次的约会,游玩赏花后感到疲倦了。 “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听到漏壶的水声滴答作响,这使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愁恨之情。 “睡成痴,醒又懒。被冷谁忺恋”:睡的时候发呆成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