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末尾附上赏析”。 题诗的注释:结庐,即建茅屋;傍,依靠;白云中,指山腰白云缭绕之处。涛声,波涛声;松际通,在松林里回荡传开。有人知问渡,有人来问渡口在哪里;深山不尽晚来风,傍晚时阵阵山风不断吹进。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句赏析: 杨柳青青燕子迟,晓风初月挂相思。 欲添镜里新蛾样,拣得楼东第一枝。 1. 诗句释义: - 杨柳青青:形容杨柳的颜色是青绿色,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 燕子迟:指燕子来得稍晚,可能暗示着春天的临近或是时间的流逝。 - 晓风初月:清晨时吹拂的风和初升的月亮,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 镜里新蛾样:意指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解析】 此首题作于作者与友人相别之际。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建康、江宁;叶夫人,名氏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昔别虎丘下,今逢鸳水前”二句,点出地点,并写景叙事,交代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原因及时间,也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去路恰千里,看山刚半年”,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正是秋天,诗人站在黄叶飘飞的江浦之上,望着远方青山,心中无限惆怅。“天涯恋知已,各为检诗篇”
【注释】: 林屋洞:在今江西省奉新县西南。 龙洞云封处:指林屋山上的龙洞。 千山路半迷:指林屋山的小路,一半被云雾所遮蔽。 常年人不到:指林屋山常年没有游客。 终日鸟空啼:指林屋山的鸟儿终日鸣叫而没有人来。 石泐苍苔护:指石头因为长了青苔而显得更加古朴。 瀑悬晴雪低:指瀑布像晴天的雪花一样从高处垂下。 有怀探玉简:指作者对林屋山的怀念之情。 一傍隔凡栖:指作者只能在旁边静静地欣赏林屋山的风景。
【注释】 深院回廊锁绿杨:深院,指的是庭院,院落。回廊,是连接两栋建筑的走廊,这里指庭院中的回廊。锁,用铁链子拴着。春睡:春梦,春天的梦境。 闺中午睡梦初长:闺中,女子在闺房中的休息。午睡,午后的休息。梦初长,梦中的景象渐渐变得悠长。 只嫌春懒慵针线:只嫌,只是嫌恶,厌恶。春懒,春天懒散。慵,懒散。针线,缝制衣物的工具和材料。 燕落香泥污绣床:落,落下。香泥,带有香味的泥土。绣床,精美的床上用品
注释: 出城寻找春天,太阳还没斜。 行走来到溪边,看到两三家。 枯藤半束在疏篱外,一路寒梅还未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出郭寻春日未斜,行来溪畔两三家”描述了诗人走出城郭,寻找春天的场景。这里“出郭”指的是离开城外的意思,“寻春”则是寻找春天的意思。诗人走出城郭,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太阳还没有斜,阳光洒在大地上
秋日登屏山 树密影重重,秋声万壑同。 不知山上月,刚到竹林东。 注释: - 秋日登屏山:秋天的时候,登上屏风山。 - 树密影重重:树叶茂密,影子重重叠叠。 - 秋声万壑同:秋天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如同万壑之声。 - 不知山上月:不知道山顶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 刚到竹林东:刚刚到达竹林的东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屏风山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注释】 锦帐春: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元夕:元宵节。孙夫人:此指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挥象管、淋漓香墨:象管指文房四宝中的笔。淋漓香墨指在纸上写诗作画时笔势酣畅淋漓。舞霓裳、歌锦瑟:霓裳和锦瑟都是古代的乐曲名。此乐难重得:指美好的时光难得再遇。蟾兔纾青:月色朦胧如青色。鱼龙吹碧:指水边景色美丽如碧。莫辜负:不要辜负。剔灯花:点蜡烛时灯花被剔下来。玉漏:计时用的玉漏壶。探紫姑消息
【注释】 “窗半开,帘低卷”:窗外的月亮只有一半能照进来,帘子也半卷着。 竹影风摇乱:竹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停。 “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月亮微弱地照着,不点燃蜡烛来遮掩深院。 “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我依稀记得上一次的约会,游玩赏花后感到疲倦了。 “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听到漏壶的水声滴答作响,这使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愁恨之情。 “睡成痴,醒又懒。被冷谁忺恋”:睡的时候发呆成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鸳、泾、芳、邑乘、桂影、蕉、柏舟。 【答案】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