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几叠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烟。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间气象何萧然。
左桐右竹蹊径别,顿令杖履疑林泉。平台三面敞虚碧,隔城翠霁浮晴川。
飘风偶送市声远,飞尘不到苔阶前。主人习静悦幽赏,聿来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风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咏,佳话传自康熙年。琳琅继和复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径已迟求仲至,一榻应待徐生眠。层轩看月树入画,石栏点笔人如仙。
何必山亭与涧户,自无俗状能攀缘。第五桥边夕阳路,临风载诵《停云篇》。
注释:
墙角几叠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烟。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间气象何萧然。左桐右竹蹊径别,顿令杖履疑林泉。平台三面敞虚碧,隔城翠霁浮晴川。飘风偶送市声远,飞尘不到苔阶前。主人习静悦幽赏,聿来正值初寒天。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风趣思南田。初白移居富吟咏,佳话传自康熙年。琳琅继和复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三径已迟求仲至,一榻应待徐生眠。层轩看月树入画,石栏点笔人如仙。何必山亭与涧户,自无俗状能攀缘。第五桥边夕阳路,临风载诵《停云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查慎行(号初白)在康熙年间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居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家园之中。
首联“墙角几叠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烟。”通过描写墙角的倪迂山和高檐下的松梢烟,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倪迂山”可能是指作者家乡的一座山峰,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和宁静。
颔联“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间气象何萧然。”则进一步描绘了市南屋宇的喧嚣和此处环境的宁静对比。这里的“萧然”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环境变化的感慨。
颈联“左桐右竹蹊径别,顿令杖履疑林泉。”通过描绘左桐右竹的蹊径和林泉的意境,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这里的“疑林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尾联“何必山亭与涧户,自无俗状能攀缘。”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必追求世俗的境界,只要内心宁静即可。这里的“攀缘”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不满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新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