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无人识,幽怀只自知。
孤灯听雨夜,小坐忆家时。
点碎敲阶急,衾凉入梦迟。
驿亭街上柳,一一发新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基本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夜宿枣林”,点明诗人的行踪。首联写诗人在旅馆中孤独无侣,只有自己一人。第二句“幽怀只自知”表明诗人的心事是独自默默承受的。第三句写孤灯听雨的夜晚,诗人独坐在房内回忆着家国大事。第四句点碎敲阶急,衾凉入梦迟。意思是说,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因为外面淅沥的秋雨敲打着窗棂的声音急促而断续。第五句驿亭街上柳,一一发新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驿亭街旁的柳树,一年一年地都长出了新芽,又一年又一年地凋零了叶子。诗人以驿亭街边的柳树为喻,抒发了自己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最后两句“驿亭街上柳,一一发新枝。”诗人用“驿路”、“驿亭”等字眼,表达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心和关切。

【答案】

译文:

我在旅舍里没有人识得,心中只知有忧愁。

我独自在一间房子里听着雨滴声,回忆起家中的事。

夜阑人静时,听到雨声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急促而断续,我的被子冰凉而难以入睡。

驿站的街道上杨柳依依,每年春天它都会发出新的嫩叶。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旅舍中独自一人,无人相识。他怀着满腔热血,却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只有孤灯相伴,听着淅沥的秋雨敲打着屋檐的声响,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心中充满愁思。诗人在孤寂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家人,思念家国大事,思念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思念国家的兴衰成败。这种思念之情,是无人理解,无人能够体会的。但是诗人并没有绝望,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报国决心。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诗人在长安应试,由于没有受到主考官的赏识,落第后回到洛阳,与李商隐一起到河阳担任书记官。这时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失落感,又有不平之感。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夜宿枣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