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蟠拱上京,当年雄长此间争。
狼烽已靖孤城在,乌拉犹存四部名。
断垒十重摇树色,大江三面走秋声。
老来别有兴亡感,不向西风诉不平。

【注释】

乌拉:地名,今内蒙古中部地区。

虎踞龙蟠拱上京,当年雄长此间争。——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拱:环绕。上京:即北京,指元朝的首都。雄长:雄踞一方。争:争夺。

狼烽已靖孤城在,乌拉犹存四部名。——狼烽:边关报警用的烟火。狼烟起,则敌兵入侵;狼烟灭,则敌人退去。孤城:指乌拉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一个古城。四部:指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等。

断垒十重摇树色,大江三面走秋声。——断垒:断壁残垣,形容荒凉。树色:指树叶的颜色。秋声:指秋天的声响。

老来别有兴亡感,不向西风诉不平。——兴亡:兴盛和灭亡。西风:借指诗人自己或作者所处时代。

【赏析】

《乌拉怀古》是明代王世贞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描写了乌拉城的荒凉景象,并表达了对历史的兴亡之感以及对现实的不平之情。

首联“虎踞龙蟠拱上京,当年雄长此间争”,描绘了乌拉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曾经的历史地位和当时的争斗。虎踞龙蟠指的是乌拉城地势险要,周围环山,如同龙蟠虎踞一般。拱上京则意味着乌拉城是元朝的首都所在地。当年雄长此间争则表示乌拉城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群雄争霸的地方。

颔联“狼烽已靖孤城在,乌拉犹存四部名”,进一步描绘了乌拉城的荒凉景象。狼烽已靖则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但乌拉城依然存在。乌拉犹存四部名则是指乌拉城曾经是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四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乌拉城的名称。

颈联“断垒十重摇树色,大江三面走秋声”,进一步描绘了乌拉城的荒凉景象。断垒十重则意味着乌拉城的墙壁已经倒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大江三面走秋声则是指乌拉城周围的江河在秋天的时候波涛汹涌,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凄凉。

尾联“老来别有兴亡感,不向西风诉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不平之情。老来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不再年轻的时期。别有的兴亡感则是对过去的兴衰更迭的感慨。不向西风诉不平则是指诗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痛苦和不满倾诉给时代的西风,而是选择默默地承受和面对。

整首诗通过对乌拉城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兴衰更迭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不平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