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轮海上生,淡溪流水寂无声。
长悬碧落何曾异,每到秋期分外清。
浅渚惟闻寒蚓吊,疏林时有夜乌惊。
国传龙伯知何处,便欲垂纶趁月明。

《淡溪月夜》是一首由朱仕玠创作的诗,现收录于《小琉球漫誌》第三卷〈海東紀勝〉中。下面将逐一赏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诗人朱仕玠,清朝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民间生活。他的诗作在清代文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句解读
  • 一片冰轮海上生:描述了夜晚月光如冰轮般明亮照耀海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淡溪流水寂无声:表达了夜晚的静谧和溪流的寂静,给人以幽远、清冷的感受。
  • 长悬碧落何曾异,每到秋期分外清:这里的“长悬碧落”可能是指夜空中的明月高挂,而“秋期”则可能是指秋天,两者结合,既表现了明月与季节的变化相映成趣,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浅渚惟闻寒蚓吊:这里通过“惟闻”一词,强调了夜间只有虫鸣的声音,而“寒蚓吊”则形象地描绘了蟋蟀在浅水边叫唤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 疏林时有夜乌惊:通过“疏林”和“夜乌惊”,表达了夜晚树林里的动静,可能是树叶摩擦或远处动物的叫声,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
  • 国传龙伯知何处:这句诗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某种神秘或超自然力量的追求或是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 便欲垂纶趁月明:诗人想要趁着明亮的月光去钓鱼,展现了他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1. 背景分析
  •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朱仕玠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

《淡溪月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