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掣风驰十五春,鸰原回首已成尘。
生前未觉能怜我,殁后于今少替人。
渺渺青云犹饮恨,萧萧白发每伤神。
阿戎人事多乖迕,欲起泉台话夙因。
解析:
第一句:电掣风驰十五春,鸰原回首已成尘。
- “电掣风驰”形容时间流逝迅速,像电光和疾风一般。
- “十五春”指的是青春岁月或十五岁的春天,通常指青少年时期。
- “鸰原”可能是指家乡或者祖居之地,“鸰原回首已成尘”表达了在青春逝去后,对故乡或亲人的回忆如同尘土般变得模糊,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第二句:生前未觉能怜我,殁后于今少替人。
- “生前”指的是活着的时候。
- “未觉能怜我”意味着生前时未能察觉或意识到有人能够理解和同情我。
- “殁后于今”指的是逝世后的今天。
- “少替人”表示很少有人能代替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前孤独和死后无人问津的感慨。
第三句:渺渺青云犹饮恨,萧萧白发每伤神。
- “渺渺青云”形容高远的天空,也可能象征着理想和抱负。
- “犹饮恨”表示尽管努力想要达到目标,但仍然无法实现,心中充满了遗憾。
- “萧萧白发”指的是白色的头发,常常与衰老和哀愁联系在一起。
- “每伤神”表示时常因心事重重而感到精神受损。
第四句:阿戎人事多乖迕,欲起泉台话夙因。
- “阿戎”这里可能是一个代称,具体指代不明,但可以推测为某个人物或者某种象征。
- “人事多乖迕”表示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和矛盾。
- 这里的“欲起泉台”可能指的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或怀念,“泉台”是中国传统中死者安息的地方。
- “话夙因”意味着讲述过去的原因和原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亲友以及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如“电掣风驰”、“鸰原回首已成尘”,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表达,诗人传达了自己生命中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反思,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