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池驿边日欲西,甘宁庙前烟欲迷。
双竿半折庙门坏,神鸦散尽风凄凄。
风卷长波舟去急,群鸦飞上樯头立。
送客繇来欢客心,舟上叫舞抛余粒。
估船断绝古祠荒,无复酾酒刳牛羊。
江黄何岁来盗贼,从此神鸦稀食肉。
神鸦有神长忍饥,不向江滩啄人骨。
【注释】
富池驿:指在陕西汉中境内的富水之滨,是当时通往四川的重要驿站。甘宁庙:东汉初年名将甘宁的祠庙。双竿:指神鸦双翼展开,如两竿相并。庙门坏:指甘宁庙的大门被风吹塌了。
风凄凄:风声凄凉凄厉。长波:江水流动的样子。樯头:船头。
送客:送别行人。繇来:从来;一向。欢客心:高兴的心情。叫舞抛余粒:船上的人欢呼跳跃,把剩下的食物扔给客人。估船:古代一种小船。古祠:古老的祠堂。无复:不再有。酾酒:用瓢舀取酒。刳:剖开。
江黄:即长江。何岁:什么时候。盗贼:强盗。从此:从那时以后。神鸦稀食肉:自此以后,神鸦很少吃人肉了。神鸦:神鸟。长忍饥:长时间忍耐饥饿。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一个送客远行的场面。开头二句写诗人站在驿亭边目送客人乘舟西去,甘宁庙前的烟雾迷蒙,神鸦已散,一片凄清景象。后四句写舟中欢送之情,但见风卷长波,舟行迅疾,群鸦飞上船头,欢快地叫着、舞动着扔下余粒喂鱼。这情景与前面的凄清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最后两句写由于盗贼横行,神鸦也难得吃一次荤腥了,这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慨。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调悲凉凄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以“日欲西”点明时令,渲染出暮春时节的景色,暗示了诗人送客远去的时间是在傍晚。“甘宁庙前烟欲迷”,既写出了暮春景色的朦胧美,又暗示了庙前烟霞迷蔽的情景。
次句写诗人伫立在驿亭外,目送客人登舟而去。“日欲西”,是说天色渐晚,而“烟欲迷”是说暮春时分,天气阴霾,雾气迷漫(“日欲西”为景,“烟欲迷”为情,“神鸦叹”为题)。“双竿半折庙门坏”,是写庙门前的神鸦因大风而折断羽翼,庙门也因此毁坏的景象。“双竿半折”表明风势很猛烈,“庙门坏”表明风力之大。这里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写出了风力之大。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神鸦散尽风凄凄”,是说神鸦因大风而散尽,只剩下凄切的风声。“风凄凄”三字既描绘了风声凄切,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这一句是写景物特点,也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
第四句紧承第三句,描写诗人目送客人远去的情形。“风卷长波舟去急”,是说风浪卷起波涛,小船急速驶去。“长波”三字不仅写出了波浪的大小,也写出了风力之大。“神鸦散尽风凄凄,风卷长波舟去急”,是说神鸦因大风而散尽,而风浪又卷起大波,小船也急速驶去了。这两句是写景物特点,也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
最后两句是写船中欢送客人的情景。“群鸦飞上樯头立”,是说群鸦飞上船头,在空中盘旋飞翔,好像要站立起来一样。“樯头”指船头。“叫舞抛余粒”,是说船上的人们欢呼跳跃,扔下一些剩余的食物给客人。“叫舞”三字既表现了人们欢乐的情绪,又表现出对客人的尊敬。“余粒”三字既表明剩余的食物不多,又说明人们非常慷慨好客。这两句是写景物特点,也是写人物心情。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估船断绝古祠荒”,是说估计中的小船已经断了航路,古老的祠堂也变得荒芜了。“无复”、“古祠”都是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断”与“荒”都是形容词加动词,表示状态。这两句是说估计中的小船已经断了航路,古祠变得荒芜无人问津了。“何岁”三字表明这种情形已经很长时间了。“盗贼”二字表明这是盗贼横行的时代。“从此”二字表示从此以后,“神鸦稀食肉”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概括性描写。这两句是写景物特点,也是写诗人的心情。这两句是写景物特点,也是写诗人的心情。
此诗通过送客远行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