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临高台,夕烟散丛樾。
山际灭微霭,林端露圆月。
遥峰水上青,银汉久已没。
桂魄耿寒空,幽光鉴毛发。
忆昔此佳赏,经年限吴越。
世事竟仓皇,回思成恍惚。
倚槛俯平野,悲风千里发。
惆怅哀江头,黯黯惊人骨。

诗词原文

落日临高台,夕烟散丛樾。山际灭微霭,林端露圆月。遥峰水上青,银汉久已没。桂魄耿寒空,幽光鉴毛发。

译文与注释

  1. 落日临高台: 夕阳在高台上缓缓落下,景色显得格外壮丽。
  2. 夕烟散丛樾: 傍晚的烟雾渐渐消散,周围的景象也变得更加清晰。
  3. 山际灭微霭: 远处山脉的阴影逐渐消失,天空变得清晰。
  4. 林端露圆月: 树林的边缘露出一轮明亮的月亮,月光洒满大地。
  5. 遥峰水上青: 远处山峰在水中显得更加青色,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6. 银汉久已没: 银河已经消失不见,夜空变得暗淡。
  7. 桂魄耿寒空: 月光如玉佩般明亮,照亮了寒冷的天空。
  8. 幽光鉴毛发: 微弱的月光照在身上,感觉就像在照见自己的毛发一样清晰。
  9. 忆昔此佳赏: 回想过去在这里欣赏美景的时刻。
  10. 经年限吴越: 经过这么多年,吴越两地已经成为历史。
  11. 世事竟仓皇: 世间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混乱和不确定。
  12. 回思成恍惚: 回想过去的往事,感到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13. 倚槛俯平野: 靠在栏杆上俯瞰广阔的田野。
  14. 悲风千里发: 风吹过千里,带来了悲伤的气息。
  15. 惆怅哀江头: 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悲哀,像是哀伤地注视着江头。
  16. 黯黯惊人骨: 这悲伤的氛围让人感到心痛,甚至影响了人的骨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夜晚站在高处望月时的情感体验。从落日黄昏到夜色深沉,再到银河消失和孤独的月夜,每一个场景都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如“落日”、“夕烟”、“山际”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静谧而深沉的美感。同时,诗人对“桂魄”的描绘,既表达了月光的明亮,又暗示着其清冷之感,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邃、景象优美的诗歌,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世界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