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
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
却忆西宫前岁筑,禁篽勾陈俄仿佛。不道君王事卧薪,颇闻将作夸神木。
一月宫前才列仗,翠华西去尘飘扬。虚殿无人燕子来,三春对语雕梁上。
转眼谁知事更非,雕梁藻井似蓬飞。明岁坏垣春草里,茫茫何处问乌衣。
【注释】
- 故宫燕: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 啼声易呜咽:形容金井桐的鸟声凄婉。
- 白门:地名,在江苏南京。这里借代京城。
- 青璅闼:指皇宫内院。
- 禁篽勾陈:宫中禁卫和陈列的仪仗。
- 翠华西去:用唐玄宗事,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逃至四川,称行幸蜀中,以翠羽装饰的车驾称为“翠华”。此处泛指宋宫南迁。
- 三春对语:春天里燕子与雕梁上的乌鸦相互交谈。三春,即春季,这里指一年之中。
- 明岁坏垣:第二年,宫墙坍塌。
- 乌衣:古地名,这里指京城。
【赏析】
此诗是南宋诗人陆游于公元1204年左右所作。陆游时年约四十五岁,正任隆兴府通判。他写这首诗时,已退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过着隐居的生活。
首联“故宫燕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起句点出“故宫”,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以下诗句都是围绕这个“故宫”展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故宫金碧辉煌的殿宇中,栖着一群鸣叫着的燕雀。那清脆悦耳的叫声,很容易使人产生悲哀之感。接着写燕子向西南方向飞去。“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意思是不如让西风吹去吧,因为那里才是它们的老家,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啊!
颔联“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写白门城的燕子又飞到秋风里去了,每年春秋两社之日,它们就飞到南方去过冬;而到了冬天,它们又飞回京城来。这里的“白门”是南京的古称,“社曰”是指春秋两社日,这是古代的节日,人们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颈联“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青璅闼”是宫殿内院的意思。“雕梁藻井”指的是宫殿里的建筑。“曾栖青璅闼”,意思是曾经栖息在皇宫内的院落里。“欲去未去悲西宫”,意思是正要离开却又依依不舍,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
尾联“却忆西宫前岁筑,禁篽勾陈俄仿佛。”“西宫”指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勾陈”指宫廷仪仗队。“禁篽勾陈”指禁卫军和仪仗队的行列。“俄仿佛”,意思是隐隐约约地还在眼前。“不道君王事卧薪,颇闻将作夸神木。”意思是:不曾想君王竟如此勤劳,听说将要建造高大的神木来供奉祖先。
末联“一月宫前才列仗,翠华西去尘飘扬。”意思是一个月后,宫门外刚刚排列了仪仗队伍,但皇帝已经乘着车子离开了京城。“虚殿无人燕子来,三春对语雕梁上。”意思是空荡荡的大殿没有人影只有燕子来,而三春时节,燕子还在雕花的屋梁上和乌鸦互相交谈。
此诗以“故宫燕”为题,以燕自比,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