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书生依宋土,北望中原思艺祖。
宫车泪洒牟驼冈,雪耻不忘缚金虏。
袖中拟上中兴书,满壁张图森部伍。
布衣老不挂朝缨,慷慨大声咤广武。
天涯沦落莽萧萧,谁其知者陈同甫。
石陵原上高士坟,伫立苍茫为怀古。
风流消歇七百年,万树秋声啼杜宇。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和注释来分析。

“游石陵谒倪文卿先生墓”一句是全诗的序言,交代了诗人游览石陵的目的。首联写诗人在石陵凭吊倪文卿先生,颔联写倪文卿先生之死,颈联写诗人怀古感怀,尾联写诗人的感慨。

第二联:此句中诗人把目光转向了倪云林,以倪云林自比。倪云林为元代画家,其画以淡墨山水、枯木寒鸦著称,其为人亦如其画,超然物外,清高脱俗。

第三联:此句中的“拟上中兴书”指诗人打算创作一首讽喻当朝统治者的文章。“中兴书”即《出师表》。

第四联:此句中的“森部伍”指森严的军队,用来形容倪云林的画。

第五联:此句中的“陈同甫”“莽萧萧”指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文天祥抗元有功而被杀,被后人称为“壮烈千秋”。

第六联:此句中的“天涯”指国破家亡后流落他乡,“沦落”指漂泊无定,“莽萧萧”指荒凉萧条的景象。

第七联:此句中的“杜宇”指杜鹃鸟,又名子规,相传它啼声凄切悲怆。

【答案】

译文:

我来到石陵,拜谒倪文卿先生的墓地。

我是个读书人,生长在宋朝的故土里,北望中原,思念先父。

宫车驾崩,眼泪洒落在牟驼冈,雪耻不忘,缚金虏。

袖中拟上中兴书,满壁张图森部伍。

布衣老不挂朝缨,慷慨大声咤广武。

天涯沦落莽萧萧,谁其知者陈同甫。

石陵原上高士坟,伫立苍茫为怀古。

风流消歇七百年,万树秋声啼杜宇。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作者游石陵谒倪文卿先生墓,并赋此诗。倪云林,字元镇,号云林,浙江吴兴人,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因家世衰微,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晚年隐居于湖州弁阳山中。倪云林擅画水墨山水,尤工松竹梅兰及花鸟,风格清雅绝俗,为元代文人画家之冠,有“画僧”之称。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此诗前六句写景抒情,借倪云林自比;后四句则抒发了作者对元蒙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南宋遗民的哀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