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注释】

八公山: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琪树丹崖:形容华山的景色美丽。黄石:指汉初刘邦遇韩信的故事。鸿宝:传说中《周易》是鸿运之宝。朱颜:指年轻时候的容颜。浮生:人生。一死:指生命短暂。尘世:人世间。九还:指道家所说的长生不老术或神仙之道。鸡犬:泛指家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过华山时所作。作者登上高峻的华山,看到美丽的景色,又想到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过淮阳有感》是这首诗的题解。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之情。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登上华山,放眼远望八公山(华山别名)上的美丽景色,然而山上的琪树丹崖(指山上的奇花异木、险峰峻岭)却令人难以攀登。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不要想着像古代张良遇见黄石公那样获得帮助,而要像传说中的老子遇河上老人那样得到点拨。因为自己想要追求的是长寿的秘诀(鸿宝),所以希望借助它来留住青春。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尘世”指人世间。“一死”,指人的有限生命。“九还”指道教所说的成仙术或长生不老之道。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使人生完整,但人世间不可能得到这种神奇的东西,因此感到惆怅。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淮王”指淮南王英。英曾与吴王刘濞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流放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后来他自杀,成为“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诗人自比为淮南王的家小,表示不会随同淮南王英一同堕落到人间来。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以古喻今,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前二句写登高所见,意在引出后面的感慨;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追求。全诗语言平易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