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
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
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
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
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
泪尽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
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
悠悠彼苍天,于人抑何酷。
城中十万户,白骨满崖谷。
官军收成都,千里见榛莽。
设官尹猿猱,半以饲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
民少官则多,莫恤蜀人苦。
凄凉汉祖庙,寂寞滕王台。
子规叫夜月,城郭生蒿莱。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
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
阆州行
-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述阆州的惨烈情况,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赏析:诗人在诗中详细描绘了阆州被屠戮的情景,如“杀人满川陆”、“积尸峨嵋平”,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变化,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译文与诗句对应表
|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
| 第1-2句 | 人们都说那是葭萌县,到处都是人命如草。 | “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描述了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
| 第3-5句 | 堆积的尸体高过峨眉山,千村只听到鬼哭。 | “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凉和无助。 |
| 第6-9句 | 有人从秦关来,传言这里的人悲伤又欣喜。 |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揭示了消息的传播者可能因为战争而经历了复杂的情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 第10-14句 | 来时听说你的妻子,她坚守贞心像江水一样平静。 | “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通过妻子的视角,展示了战争对她心理的影响和她对丈夫的忠诚。 |
| 第15-23句 | 江水流不尽,猿声也悲哀,我无法听清它们的声音。 |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通过自然界的声音,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
| 第24-31句 | 我带着书函去断指,血泪染透了我的罗裙。 | “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描绘了诗人为了传达信息而做出的巨大牺牲,这种牺牲反映了他对于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
| 第32-38句 | 五脏都为之崩溃,急忙买船想迎接她。 |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他急切地想要见到自己的亲人,希望能够弥补战争带来的遗憾。 |
| 第39-47句 | 我们相逢时唯一的哭泣,没想到我会遇见你。 | “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揭示了诗人与爱人意外重逢的喜悦与悲伤,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战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 第48-55句 | 拭眼问舅姑,云山何处?泪已流尽日南天。 |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造成的分离和痛苦的感慨。 |
| 第56-63句 | 你有一个亲弟兄,提携着你希望他能共度难关。 |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揭示了战争中亲情的重要性和对亲人的依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 |
| 第64-71句 | 四姊妹五人手拉手,支撑着衣襟结在一起。 | “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描绘了战争对女性的影响,她们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彼此,这种相互支持体现了人类在困难面前的团结和坚强。 |
| 第72-79句 | 你怀着幼小的孩子,啼哭着不知道如何躲避。 |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揭示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的忽视和伤害,这种描写触动人心,让人深感痛心。 |
| 第80-89句 | 战争让失去的亲人四处散落,骨肉都抛弃了。 | “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表达了战争对人们家庭的破坏,使得亲人之间失去了联系,这种描写让人深感悲痛。 |
| 第90句 | 只有嘉陵江,江声依旧浩浩荡荡。 |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通过对嘉陵江的描述,反衬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和坚韧的情感。 |
| 第91-92句 | 我欲继续这一曲调,却再也流不出眼泪。 | “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伤,他虽然努力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最终却发现自己的悲伤已经超出了语言能够表达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