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伏枕何人问,栎下先生寄我诗。
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
【注释】
栎(liè):树名,即橡树。下:谦称自己的住处。梁甫(fǔ):《梁甫行》是汉乐府曲调名,这里泛指诗歌。钟期:钟子期,春秋时晋国的善鼓琴者。《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所知也。”后因以“钟子期”喻知音。扶病:勉强支撑病体。为君珍重:为你保重身体。夕阳时:落日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答谢一位不知名的先生寄来的诗作。全诗四韵,每句八言。首联“穷冬伏枕何人问,栎下先生寄我诗”,意思是说:冬天严寒,卧在床上,有谁来问候呢?这时,住在栎树下的先生给我寄来一首诗。颔联“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意思是说:你远道寄来这首诗,只是担心我的身体很快就要死去了;看到你的诗,不禁让我几次落下眼泪。颈联“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意思是说:当我读你的诗时,觉得有些感慨,就像梁甫一样;而遇到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却并不感到急躁。尾联“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意思是说:我在冰雪覆盖的溪边勉强支撑病体起床了,希望你保重身体,不要过于辛劳。最后两句,诗人用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绵的处境,勉励对方不要过于操劳,同时表达出对这位知音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