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秋云里,森森修竹间。
化机人不识,飞雁落空山。
【注释】黯黯:深暗的样子。森森:高大而茂密的样子。修竹:高耸的竹子。化机:造化的机关。飞雁落空山:飞雁落在空空的山峰上,形容音调高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宋白玉蟾弹琴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弹琴的环境,即在深秋里,在修竹丛中弹琴;第三句写弹琴的效果,即弹琴时没有声音,好像人不知;后两句写弹琴的声韵,即弹琴时好像飞雁落入空山,音调高远。全诗通过环境、效果、声韵三个层面,把弹琴这一艺术活动写得非常生动,富有情趣。
黯黯秋云里,森森修竹间。
化机人不识,飞雁落空山。
【注释】黯黯:深暗的样子。森森:高大而茂密的样子。修竹:高耸的竹子。化机:造化的机关。飞雁落空山:飞雁落在空空的山峰上,形容音调高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宋白玉蟾弹琴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弹琴的环境,即在深秋里,在修竹丛中弹琴;第三句写弹琴的效果,即弹琴时没有声音,好像人不知;后两句写弹琴的声韵,即弹琴时好像飞雁落入空山,音调高远。全诗通过环境、效果、声韵三个层面,把弹琴这一艺术活动写得非常生动,富有情趣。
诗句解读与翻译 湛然抱琴癖,闲弹送夕阳。 - 解析: "湛然"指的是一种深沉而平静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内心世界;“抱琴癖”是指对琴的深厚爱好和痴迷;"闲弹送夕阳"则形容在宁静的傍晚,一个人悠闲地弹奏着琴,伴随着日落的美景。整体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享受。 云和不可作,一曲一回肠。 - 解析: “云和”在这里可能是指音乐中的某种高难度或者难以模仿的技巧
湖上 柳阴深处觅新凉,百顷玻璃澹夕阳。 闲把渔竿自垂钓,白莲花底起鸳鸯。 注释: 湖上:在湖畔。 柳阴深处:指湖边树荫幽暗之处。 新凉:新的凉爽。 百顷:形容湖水广阔如百顷。 玻璃:这里比喻湖面像明镜一样清澈。 澹(dàn)夕阳:淡红色落日余晖映照在湖面上。 闲:悠闲、轻松的意思。 垂钓:钓鱼。 白莲:白色的莲花。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面嬉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光山色画面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扫花游·自云栖寺归,泛舟西湖,游览竟日,倚声成歌 —— 词的上阕描写了作者在云栖寺游玩之后乘船泛舟于西湖的情景。 万篁径里,正翠滴篮舆,海霞初晓。寺门渐杳。更明湖荡桨,镜波回抱。极目群峰,百变云容尽扫。晚春好。问堤柳旧栽,添种多少。 —— 词的下阕描述了在西湖游览时所看到的风景。 何事赢懊恼。指绚碧亭台,俊游曾到。谢墩自小。叹而今剩有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雪梅香”“玉楼春”。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此词前后阕各三片,每片六句。 幽人:指隐居在山中的人。 玉笛:指吹玉制的乐器。 新愁:新的愁绪。 江:这里指江湖水路。 洲渚:水中的沙洲。 羁客恨:旅居他乡的人的忧愁。 朱舫:红色船篷。 【译文】 何处有幽静的人用玉制的笛子吹奏着曲子?我遥寄着新愁,等到梅花开放的时候。隔岸洲渚上的鸥鹭还不知道。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咏菊》。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扑胡蝶月夜看菊感怀 - 在月光下观赏菊花,感叹时光流逝。 霜英弄晚,清绝东篱景。秋容太淡,蟾波相掩映。几重帘卷风疏,一曲栏回露冷。何如未荒三径。峭寒警。年华逝羽,风雨重阳怕回省。 注释: - 霜英:指菊花。 - 弄晚:玩赏至晚。 - 东篱:指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菊花生长的地方。 - 秋容太淡:秋天的景色显得淡薄。 - 蟾波
诗句释义: 1. 碧桃春:碧桃花盛开的季节,春天的象征。 2. 数椽茅屋接松杉:几间简陋的茅屋紧邻着松树和杉树,描绘了一幅朴素自然的景象。 3. 晴风明翠岚:晴朗的天气中,微风带来清晰的绿山景致。 4. 碧林深处夕阳衔:在绿色的树林深处,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天际。 5. 依依春色酣:形容春天景色的美丽和生机盎然。 6. 城市远,水云涵: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水面和云雾交织在一起。 7. 终朝送客帆
【注释】 绣绒:指窗帘。银钩:指刺绣的帘钩。蝉鬓:指女子的头发。灵匹:指月亮。河汉:指银河。莫凭楼:不要登高。梧桐:指梧桐树。渐做深秋:形容夜雨声声,渐入深秋。 【赏析】 此词是写深秋夜雨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室内情景。“绣绒窗底卷银钩”一句,写室内的景物。银钩,指绣花用的银针。绣花时把针穿过线团,在布上绕成圆形。这里说“卷”,是形容绣花针穿过线团,把线圈卷起。绣花用绒线,故称“绣绒”
剔银灯砚屏 悄悄地坐在夜窗下,孤寂中只有自己。不比临池赏景时兴致更高。试着掀开银屏风,照在瓦砚上的墨迹,隐约可见墨痕深深映出。凝视着仔细辨认。 格写眠虫秀整 格子中描画的眠虫图案整齐美丽。光冻讶螺清冷 灯光映照下,好像冻僵的螺蛳更显得清冷。玳几灯疏,金星奁小,比似晕妆窥镜 矮几上灯光微弱,金边镜框小,就像女子用它来照镜化妆一样。兰笺书尽 书信都写满了。觉恍惚、有人遥领
【注释】 碧桃:桃花,这里指梅花。 春:指春天。 江山:指大自然的景色,也泛指南方。 灵钟:指自然之美。 茫茫:辽阔无边的意思。 ■(xiāo):同“销”,消散、消失。 逆旅:旅馆。 【赏析】 本诗是作者客居他乡时所作。 首句“碧桃春”点出题目。“碧桃”,用典,《太平御览》引《汉官仪》:“武帝于后庭种碧桃千株”。次句“钱江山水秀灵钟”,写景。“钱江”,指浙江。“灵钟”,指大自然的美。三、四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和掌握常见的古诗词体裁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进行分类识记,并能够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出诗句的意思。 “青林红树”:青山绿水,红花落叶。这里指送别的地点。“才说悲秋又秋尽”:刚一谈起悲凉的秋天,转眼秋天又过去了。“金焦两点”:山名。《世说新语·言语》:“谢玄为桓温参军,有东山之志,后见简文帝,问道:‘卿自料何以处我?”温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湛然抱琴癖,閒弹送夕阳。” - 湛然抱琴癖:指阮恩滦有着深深的琴艺爱好。 - 閒弹送夕阳:在闲暇时弹奏琴曲,伴随着夕阳西下。 - 第二句:“云和不可作,一曲一回肠。” - 云和不可作:形容弹琴时的情感深沉,如云和(云雾)一样难以捉摸。 - 一曲一回肠:每弹一曲,情感就深深触动内心,如同回肠百转。 译文: 1. 阮恩滦深具琴艺之癖,闲时弹奏
初春游云楼 笋舆破晓到云栖,万个琅玕夹道齐。 笕路曲盘山磴窄,松阴深锁寺楼低。 疏钟顿令尘心远,古壁应无俗客题。 却喜寻春来较早,杏花微雨故凄迷。 注释: 1. 笋舆:形容小巧的车子,也用来比喻年轻的车夫。 2. 琅玕:一种美玉,这里指树木上的嫩芽或竹笋。 3. 笕路:即山路,是通往云栖寺的道路。 4. 深锁:深深地关闭。 5. 疏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6. 古壁:古老的墙壁,指云栖寺的墙壁。
【注释】 娇莺啼上绿扬枝,闲傍妆台瘦不支。 半榻诗书常乱叠,一楼风雨最相思。 瑶琴空抚思归操,黄绢慵赓绝妙词。 鸿雁在云鱼在水,更谁传讯到天涯。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首联描写“春闺”,借莺啼之景写人,以“闲”字点明女主人公的幽独无聊和愁苦之情;颔联写她因思念远人而憔悴不堪,连半榻诗书也常乱迭,一“乱”字表现了女主人公心情的烦乱。颈联写女主人公虽知远人有家难归,但自己仍无计可施
注释: 山月俯瞰长空,清澈的琴声从十指中流出。成连在沧海之上弹琴,千古以来都赞叹他的高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弹琴的诗。诗人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弹琴的全过程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弹琴时的美妙场景。 “山月瞰长空,泠泠十指中。”第一句写弹琴时的环境。山月悬在高空,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为弹琴创造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第二句写弹琴者的动作,他用手指拨动琴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解析】 此诗首句写月色皎洁,次句写月光清冷,第三句用“萝阴翠袖薄”比喻松树和月亮,第四句写自己因怕月而倚阑干。整首诗以景起兴,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答案】 (1)释义:寒月。 (2)译文:霜月照着松涧,月光分外寒冷。 (3)译文:月光照得松影婆娑,清光洒在人的身上格外觉得冷。 (4)译文:松树的影子在月光下变得细长而柔弱,让人不禁心怯起来
. 偶作:偶然之作,即不经意间所作。 2. 片月:一弯新月。衔(xián)山远:指月亮仿佛从山后飞来,挂在天空中。 3. 归云傍树横:归处的云雾仿佛树枝般横卧在旁,形容天色阴沉,云气缭绕。 4. 江城:泛指江边城市。吹玉笛:指有人在江边吹奏着玉制的笛子。 5. 日夜故园情:形容思念家乡之情如一日复一日地不断。 6.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听到笛声时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