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决凌公绩,开疆功自多。
三分扶社稷,百战定山河。
故国遗桑梓,残民护薜萝。
乌林转斗处,每夜按雕戈。
【注释】
凌将军庙:即凌铁柱墓,在浙江余杭。凌铁柱是唐代名将,曾随肃宗至灵武。安史之乱时,为保卫余杭立下赫赫军功。
勇决:勇猛果断。
开疆:开拓疆土。
三分扶社稷:指平定叛乱后,朝廷分封有功之臣。
百战定山河: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平定了天下。
故国遗桑梓:指自己曾经的故乡,桑梓指家乡,这里泛指故乡。
残民护薜萝:指百姓受到战争的影响,生活困苦,自己则要保护他们。
乌林转斗处:在乌林一带战斗过的地方,转斗指转战。
按雕戈:拿着武器,指作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余杭县凌氏家族墓地时所作。凌铁柱是唐代名将,他跟随肃宗从灵武(今宁夏银川)回长安。安史之乱时,他又奉命讨伐叛军,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以“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的官衔,并赐田宅,其家族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有诗为证:“君亲恩厚赏频施,荣宠优隆极一时。”此诗就是诗人在参观凌铁柱墓时所写,表达了对凌将军功绩的颂扬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句点明凌将军的功绩,说他勇决无比;次句说他功劳大,为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句说他在平定叛乱之后,为朝廷分封有功之臣而被封赏。第四句说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平定了天下。这四句总写凌将军的功绩。第五句说凌将军回到故乡,他的子孙后代还在桑梓之中,说明他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桑梓”,古时常用以代称故乡或家乡。第六句说凌将军为了保卫家乡,不得不率领军队去作战,但仍然心系故土,不忘桑梓。第七句承上启下,既说凌将军为保卫家乡而征战沙场,又说为了保护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凌将军还亲自带领部队去保护他们的生活。最后两句说凌将军在乌林一带转战过的地方,夜以继日地指挥着士兵们作战。这两句写凌将军日夜奋战的场面。
全诗通过对凌将军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对于凌将军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