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矫赤虬子,飞下天之衢。
帝成白玉楼,手板来传呼。
始知天上人,不读人间书。
神仙不可学,学之使人愚。
含冲抱元寂,坐令神智枯。
班班香案吏,中有才人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收录于《乐府诗集》卷六十六。诗中描述了神仙的超然和高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间读书人的批判。

诗句释义:

  1. 天矫赤虬子,飞下天之衢。
  • “天矫赤虬”指的是天上的神鸟赤虬,这里比喻为神仙。“飞下天之衢”意味着从高空降临。
  1. 帝成白玉楼,手板来传呼。
  • “帝成白玉楼”形容神仙所居住的地方非常华丽且珍贵,如同白玉般纯洁。“手板来传呼”则描绘了神仙在玉楼上向凡人传达信息的场景。
  1. 始知天上人,不读人间书。
  • “始知天上人”意味着开始认识到神仙与凡人的不同之处。“不读人间书”则表示神仙不需要阅读人间的书籍就能了解世间的一切。
  1. 神仙不可学,学之使人愚。
  • “神仙不可学”强调了神仙的神秘性和超凡脱俗,不是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学之使人愚”进一步说明,追求神仙之道可能会使人变得愚蠢和无知。
  1. 含冲抱元寂,坐令神智枯。
  • “含冲抱元寂”形容神仙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坐令神智枯”则意味着这种修炼可能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
  1. 班班香案吏,中有才人无?
  • “班班香案吏”形容神仙身边的侍从众多而且有香气。“中有才人无”则是在质疑这些侍从中是否有真正的才人存在。

译文:
天边的赤虬鸟飞翔而下,来到天空的大道上。
神仙建成了一座白玉楼,手持笏板来传唤。
开始认识到神仙与凡人不同,他们不读人间的书卷。
追求神仙之道会让人变得愚蠢,这是不应该学习的。
神仙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导致精神萎靡不振。
神仙身边的侍从众多而又有香气,但其中是否有真正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神仙的描述,展现了其超脱尘世、不受世俗影响的特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追求名利和学术的批评,认为过度追求这些可能会使人变得愚蠢。此外,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非常独特,如将神仙比作赤虬鸟,用“白玉楼”、“香案吏”等词汇描绘他们的住所和侍从等,都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