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赡乡闾重,锱铢肯较量。
势穷忧钞掠,岁暮急周防。
几处颁私米,肫然念翳桑。
岂惟风俗古,保富此奇方。

【诗句】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

【译文】
风雨肆虐庄稼被破坏,百姓们纷纷流亡逃散。朝廷请求延期征收赋税,同时命令官吏们拿出金银财宝来救济百姓。为了赈济灾民,官府还发放了大量的私米。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们急迫地防范着可能发生的抢劫。在很多地方都分发了私人捐献来的粮食。我真诚地思念这些受救助的人们。岂只因为风俗淳朴,才使得富裕成为这片土地的奇迹。

【注释】

  • 风雨伤稼:风雨毁坏庄稼。
  • 流亡:指人民逃亡。
  • 既请缓征:已请求延期征收赋税。
  • 复率诸吏:又命令官吏们。
  • 输白金:献上白银。
  •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四两。
  • 重:这里指的是重视。
  • 锱铢(zī zhuó):比喻极少的量词,形容极其微少,微不足道。
  • 较量:比较、衡量。
  • 势穷:处境困难。
  • 钞掠:抢劫。
  • 周防:周密防备。
  • 颁:颁发。
  • 粟(sù):谷子、小米等粮食。
  • 庇桑:庇护桑梓,指保护乡土。
  • 古:淳朴。
  • 保:保持。
  • 奇方:奇特的方法或策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他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从“既请缓征”到“颁私米”,再到“念翳桑”,无不体现了诗人对于民众疾苦的同情与关心。诗中的“振赡乡闾重,锱铢肯较量”和“几处颁私米,肫然念翳桑”两句,展现了官员们在灾害面前挺身而出、积极施救的决心和行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淳朴民风的赞赏与珍视。而“岂惟风俗古,保富此奇方”则揭示了诗人认为这种淳朴的民风是宝贵的传统,也是保持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美好传统的坚守,也反映出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