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州之柏奇在多,百里塞尽涧与阿。
剑州之柏多愈奇,千谲万幻无端倪。
质如坚金色如石,老气九州无与敌。
横枝突怒穿别岭,危根虚无挂绝壁。
半枯半生熊绝殊,欲仆欲起势尤激。
怒芽泼黛媚魑魍,空腔出火下霹雳。
峰颠一株气象尊,山中万木皆儿孙。
顽阴不受日月照,一碧倒卷天光吞。
翠云抟结天上廊,每来见此喜欲狂。
朝潮夕汐弄奇响,上天下地流空香。
只愁山尽树亦尽,不因路险嫌山长。
拙吟体物苦难消,写示旁人供一笑。
须知物类何重轻,端赖风徽足凭吊。
仙踪尚有留侯山,神物终怀孔明庙。

【注释】

剑州:今四川剑阁,古称剑门关。

奇在多:柏树之多。

千谲万幻: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老气九州:气势威武。九州:中国古代对整个国家的总称。

横枝突怒:枝条横出,形态奇特。

危根虚无:枯枝悬空,无依无靠。

半枯半生:半截干枯,生机勃勃。

熊绝殊:像熊一般高大雄伟。

欲仆欲起:形容风力强劲,势如破竹。

怒芽泼黛:形容新芽蓬勃生长,犹如泼出的墨色。

媚魑魍:形容草木茂盛,有神怪之气。

空腔出火:形容树木的空洞中冒出火来。

气象尊:形容山峰巍峨,气势雄伟。

顽阴:指山中的阴霾天气。

一碧倒卷天光:形容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翠云抟结:形容云雾缭绕,如翠鸟盘旋在空中。

天光吞:形容阳光透过云雾,照亮了大地。

只愁山尽树亦尽:只是担心山穷水尽,再也看不到如此美景了。

不因路险嫌山长:即使路途艰难险阻,也值得一游。

拙吟体物:以朴素的笔触描绘景物。

写示旁人供一笑:把美景告诉旁人,让他们欣赏。

须知物类何重轻:要明白万物各有轻重之分。

端赖风徽:全仗风的力量。

足凭吊:足够让人凭吊纪念。

仙踪尚有留侯山:仙境的痕迹仍有留侯山存在。

神物终怀孔明庙:神物的遗迹终归怀念孔明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剑门关一带风景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形象语言,描绘了剑门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首联“剑州之柏奇在多,百里塞尽涧与阿”,诗人开篇就赞美了剑州的柏树数量之多,绵延百里的山岭间,柏树遍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奇”字,既指柏树的数量多,更指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剑州地处险要之地,四面环山,气候潮湿,非常适合柏树生长。

颔联“剑州之柏多愈奇,千谲万幻无端倪”,进一步描绘了柏树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仿佛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这里的“千谲万幻”形容柏树的形态多变,难以捉摸;而“无端倪”则是指这些形态无法找到规律可循,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颈联“质如坚金色如石,老气九州无与敌”和“横枝突怒穿别岭,危根虚无挂绝壁”,诗人进一步从质地、颜色和形态等方面描绘了柏树的特征。他以“质如坚金”、“色如石”来形容柏树的坚硬和沧桑感;又以“横枝突怒”、“危根虚无”来形容柏树的生长方式和姿态;更有“穿别岭”、“挂绝壁”等夸张的说法,形象地展现了柏树的挺拔和坚韧。

尾联“半枯半生熊绝殊,欲仆欲起势尤激”,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柏树比作一只熊,既有枯木的坚韧,又有生机勃勃的一面;既有欲仆欲起的态势,又有不可阻挡的力量。这里不仅描绘了柏树的形态,更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

最后两句“怒芽泼黛媚魑魍,空腔出火下霹雳”,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柏树的生命力。“泼黛媚魑魍”形容柏树的新芽如同泼墨般浓重,既有女性的娇媚,又有山林的神韵;“空腔出火下霹雳”则形容柏树枝叶间的空洞中冒出火光,犹如雷霆交加,震撼人心。这两句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冲击力,展现了柏树的旺盛生命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剑门关一带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