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各宗支,结构分百脉。
向背意态殊,风土因之隔。
于人何亲疏,适意成主客。
昔我避乱初,小筑公山侧。
百家饮一泉,邻果任饱吃。
人面或万状,性情无两格。
古姓聚为村,樵采名叔伯。
午后始开门,槐花深一尺。
【译文】
山水各有宗支,结构分百脉。
向背意态各异,风土因之隔。
于人何亲疏,适意成主客。
昔我避乱初,小筑公山侧。
百家饮一泉,邻果任饱吃。
人面或万状,性情无两格。
古姓聚为村,樵采名叔伯。
午后始开门,槐花深一尺。
【赏析】
《东庄杂咏》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一首诗作。此诗描写东庄的风光,赞美了东庄的自然美景和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状况。
首联点明题旨,以山水比喻人的性格、气质和命运,暗示了人生际遇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结果。
颔联进一步描绘出了东庄的景色:不同的树木,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石头,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花草,不同的色彩。这些自然景物都各有特色,各具形态,形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里的“异”字,既指景物的不同,也指人的性情各异,即人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命运。这两句诗将东庄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性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进一步描绘出东庄的和谐景象:无论是哪家人在东庄中居住,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泉水和果实。这里的“亲疏”二字,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指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这两句诗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中。
尾联则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东庄的宁静之美:太阳落山后,东庄的人们才开始打开家门;傍晚时分,槐树的花朵已经深一尺。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祥和之地。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东庄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