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暮雨急寒榛,独倚高楼少四邻。
江上鼋鼍悲鼓角,下方镫火散星辰。
梅花何处三更笛,寒食无家万里人。
不是相逢严仆射,天涯谁念草堂贫。
诗句:萧萧暮雨急寒榛,独倚高楼少四邻。
译文:傍晚的细雨急促地落下,给冷清的榛树披上了一层寒气,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四周只有寥寥几户人家相伴。
注释:暮雨:傍晚的雨水。急:急促。榛:一种灌木丛。少四邻:指周围人很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倚靠在高处的楼阁上,面对着猛烈的雨水和冷清的荒野。这种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句:江上鼋鼍悲鼓角,下方灯火散星辰。
译文:江上的巨兽和水中的怪物都在悲伤地鼓声中哭泣,而远处的灯光则像星星一样散布开来,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注释:鼋鼍:指生活在水里的两种大型爬行动物——鼋和鼍,常被用来比喻凶恶或强大的生物。鼓角:古代军队中用以发出战斗信号的器具。此处借指战争。灯火:指夜晚的灯火。星:天空中的星星。这里用来形容灯火的光亮。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江面上的动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一方面,江上的巨大动物因为鼓声而感到悲伤,另一方面,远处点点灯光又像是点缀在黑暗中的星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句:梅花何处三更笛,寒食无家万里人。
译文:不知在哪个寒冷的夜晚,吹起了三更笛声;寒食节那天没有家的人,四处飘零。
注释:梅花:一种在冬季盛开的花朵,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三更:指的是子时,也就是夜间的第三个时辰,通常在这个时候人们会睡觉或者休息。寒食节: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举行,是为了纪念先祖而设立的。无家:没有固定的居所。万里人:指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寒食节夜晚吹笛子的孤寂身影,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感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这种境界既有自然的美,也有人生的酸涩,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