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落何须虑大樽,萧然无客款柴门。
春秋未习严彭祖,纪传常轻褚少孙。
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
雷声太白连朝急,次第墙东过雨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瓠落何须虑大樽
- 瓠落:指空荡无物,形容心境清静。
- 大樽:古代盛酒器,这里比喻宏大的目标或计划。
- 注释:无需担忧自己是否能够实现宏伟的计划。
- 赏析: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面对宏大的任务也不会感到压力,因为他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就足以应对一切。
第二句
萧然无客款柴门
- 萧然:形容清贫、简朴的样子。
- 无客款柴门:没有客人拜访,只有柴门微开。
- 注释:形容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通过描绘柴门的简单生活,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第三句
春秋未习严彭祖,纪传常轻褚少孙
- 春秋未习严彭祖:春秋时期,有名望的学者严彭祖,他精通礼乐,但诗人表示自己尚未达到这个境界。
- 纪传常轻褚少孙:褚少孙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流传甚广。诗人认为自己的史学造诣远不及褚少孙。
- 注释:诗人谦虚地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还远远不如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学者。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知之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第四句
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
- 下泽:指小池塘。
- 款段:古代的一种战车,这里比喻文人墨客。
- 长河:指黄河,也暗喻时间的流逝。
- 注释:诗人回忆自己曾经有过一些文学上的辉煌,但与那些伟大的文人相比,自己的成就微不足道。
- 赏析: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顾和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学成就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定位。
第五句
雷声太白连朝急,次第墙东过雨痕
- 雷声太白:指雷声隆隆,常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次第墙东过雨痕:诗人用“次第”一词来形容雨水沿着墙壁向东流淌的痕迹。
- 注释:描述了一幅雨后天晴的景象,雨水沿着墙壁向东流去,留下了湿润的痕迹。
- 赏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淡泊而又充满哲理的世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