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复后山,莽莽山头月。
古人复今人,累累山下客。
朔风当马嘶,征车夜中发。
星河落人面,冰雪棱马骨。
壁立上苍苍,鸡鸣关塞白。

入关马上作

诗句解释:- 前山复后山,莽莽山头月:描述山峦连绵,月光洒在山头上。

  • 古人复今人,累累山下客:古人和今人交替出现,山下的旅人络绎不绝。
  • 朔风当马嘶,征车夜中发:北风呼啸,夜晚征车出发。
  • 星河落人面,冰雪棱马骨:银河倒映在人的面容上,马匹的骨头在冰雪中分明可见。
  • 壁立上苍苍,鸡鸣关塞白:峭壁上的山石高耸入云,关塞外传来鸡鸣声。

译文:
穿越山脉,月亮洒满山头,
古往今来,山下行人络绎不绝。
北风呼啸,夜晚启程,
星辰映照在脸上,雪地显露马骨。
峭壁耸立,天光映衬,
关塞之外,鸡鸣声声。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关山景色。首句“入关马上作”便奠定了全诗的节奏与氛围,紧接着四句分别从山、人、风、星四个方面展开描写,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一二句以“前山复后山,莽莽山头月”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诗人用“莽莽”二字形容山势,既表现了其高大威严,也传达了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同时,“月”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明亮的天体之一,它的存在给这片莽莽的山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第三四句则转而聚焦于人与事:“古人复今人,累累山下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古代与现代的人们交错出现,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而“累累山下客”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的身影。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继续描绘自然风光:“朔风当马嘶,征车夜中发”。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声音与画面的结合,通过“朔风”这一元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环境之中;而“马嘶”则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征车夜中发”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收束:“星河落人面,冰雪棱马骨。”这里,“星河”象征着夜空的美丽与神秘,而“人面”与“冰雪”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后者则代表了大自然的冷酷与无情。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哲理与美感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深刻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历史、感受人文情怀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