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烟波掠苇丛,霜衣曾伴杜陵翁。
宁贪金阙三霄露,却背江湖万里风。
静看梳翎添槛碧,有时翘足映花红。
舍人宅里相怜惜,生长俱同水国中。

【注释】

  1. 咏:题咏。野航:指水鸟,即白鹭。斋前:在书房前。
  2. 少小:小时候。烟波:江上雾气蒙蒙的水波。掠:飞过。苇丛:芦苇丛中。
  3. 霜衣:白色的羽毛。杜陵翁:杜甫的字。唐人有以“杜陵”为号者,这里借指杜甫。
  4. 宁:难道,怎敢。贪:追求,喜爱。金阙:皇宫。三霄露:指皇帝赏赐的御酒。
  5. 却背:反而背向。江湖:指江河湖海。万里风:指狂风。
  6. 静看:仔细看。梳翎:梳理羽毛。添槛碧:形容鸟羽的颜色鲜亮。
  7. 舍人宅里相怜惜:指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此处以白鹭比喻白居易自己与白鹭的关系。
  8. 生长俱:都在一起生活。水国:指水乡,也比喻江湖、江河湖泊等水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白鹭来表达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全诗共分四段,每段由五句组成。前四句写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后两句写白鹭的生活环境及与人类的关系。
    首尾两联都是写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起联“少小烟波掠苇丛”,点明时间是春天,描绘了白鹭幼时的样子;“霜衣曾伴杜陵翁”,则暗示了诗人与白鹭之间的亲近关系,并暗含了对杜甫的尊敬。颔联“宁贪金阙三霄露,却背江湖万里风”,则是说白鹭宁愿远离喧嚣的皇宫和狂风暴雨的江湖,而选择安逸的苇丛生活。颈联“静看梳翎添槛碧”,进一步描绘了白鹭悠闲自在的生活;“有时翘足映花红”,则写出了白鹭偶尔展翅高飞的壮观场面。尾联“舍人宅里相怜惜,生长俱同水国中”,则表达了诗人与白鹭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