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峭摩天立,青围一水流。
沙垠潜辟路,石罅窄通舟。
碓急争风晓,滩危挟雨秋。
险夷随上下,那得比浮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淳安、歙两县游览山水时所作,描写了两县的自然景观。第一句点明游览的地点是“淳安”,第二句写“群峭摩天立”写出了崇山峻岭的气势;第三句“青围一水流”写出了水势浩荡的特点;第四句“沙垠潜辟路”写出了河滩曲折的特点;第五句写风急石罅窄通舟,写出了水急浪高的景色;第六句用拟人手法,将“滩”写得生动活泼;第七句“险夷随上下”写出了两岸地势起伏,高下错落;最后一句“那得比浮鸥”以浮游于海上的浮萍比喻诗人在险境中不畏惧,自由自在地游览。

【答案】

译文:

从淳安入歙(地名),群峰耸立,青翠环绕着一条水流。

河滩上潜伏着道路,石缝里狭窄地通着船只。

碓窝(一种农具)急迫地争着和风,滩上的水流险峻挟着雨水。

山高与水低,岸陡与岸平,高低起伏随处可见。

哪有像水中的浮萍那样,在险境中自由自在地游览!

赏析:

此诗为记游之作。作者在淳安、歙两县游览山水时所作,前六句描写了两县的自然景物,后两句则抒写作者游览时的心境。首联“崇山峻岭”,写出了崇山峻岭的气势;颔联“水势浩荡”,写出了水势浩荡的特点;颈联“风急石罅窄通舟”,写出了水急浪高的景色;尾联“山高与水低,岸陡与岸平,高低起伏随处可见”写出了两岸地势起伏,高下错落,最后两句“哪有像水中的浮萍那样,在险境中自由自在地游览”,以浮萍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自由自在地游览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