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千家,珠尘万斛,晴日几曾烘尽。暗水无声,悬冰未泫,冷烟犹冱兰径。正岁晚空山里,为谁赋招隐。黯消凝。
甚灵妃、不归沧海,痴唤月,冻煞珠衣空等。薄暮又轻阴,荡同云、一片凄冷。几朵飘霙,又重装、园林齐整。待琼姨月姊,一笑相逢清靓。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玉屑千家,珠尘万斛,晴日几曾烘尽”的意境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来分析。

“玉屑千家,珠尘万斛,晴日几曾烘尽”的意思是:晶莹的露珠无数颗,像玉屑一样洒满庭院;千万颗珍珠般的露水,在阳光下闪耀得耀眼夺目。这一句是说太阳光普照大地,使万物都沐浴在阳光之下。“玉屑”、“珠尘”,都是用“玉屑”来形容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晴日”,指晴天。“霁”,雨过天晴的意思。“烘”,照耀、照射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晶莹的露珠无数颗,像玉屑一样洒满庭院;千万颗珍珠般的露水,在阳光下闪耀得耀眼夺目,连那晴日也晒不干它们。

“暗水无声,悬冰未泫”,“悬”通“悬”,意思是:阴沉沉的水面,没有一点声响,冰凌也没有融化。“泫”,液体因寒冷而结冰,从裂缝中流出。这一句是说:阴暗的水面上寂静无声,冰凌也没有融化的迹象。这两句是写冬日雪景的特点:一是静,二是冷。“暗水无声”,既点出天气之冷,又写出了雪后湖面寂静的景象,为下文作铺垫;“悬冰未泫”进一步渲染气氛,突出了雪后的寒冷,也烘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凄清。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雪后湖面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正岁晚空山里,为谁赋招隐”,意思是:正当暮春时节,空山里没有人烟,我为谁而赋招隐?“岁晚”,指春天已经到来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空山”,山间空旷寂静,无人居住。这一句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黯消凝”,意思是:心中黯然神伤,神情忧郁。“黯”,形容心情抑郁、沉重。“消”,消散、消失。“凝”,凝结、凝聚。这一句是说:心中黯然神伤,神情变得忧郁起来。这一句是诗人对自身情绪的一种抒发,通过“黯消凝”一词,把诗人孤独、惆怅、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

“甚灵妃、不归沧海,痴唤月,冻煞珠衣空等”。意思是:多么遗憾啊!嫦娥仙子不肯回到东海去陪伴丈夫,她痴痴地呼唤着明月,却冻死了华丽的衣裳。“甚”表示程度深重。“灵妃”,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之一,相传她是月亮中的女神。“沧海”,大海。这一句话意思是:多么遗憾啊!因为嫦娥仙子不肯回到东海去陪伴丈夫,所以她痴痴地呼唤着明月,却冻死了华丽的衣裳。这句诗是诗人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也是对于嫦娥仙子的同情。

“薄暮又轻阴,荡同云、一片凄冷”,意思是:黄昏降临时又是细雨蒙蒙,笼罩着整个天空一片凄冷。“薄暮”,傍晚时分。“轻阴”,即“微阴”,天色阴沉貌。“荡”,飘动貌。“同”,一起,一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又是细雨蒙蒙,笼罩着整个天空一片凄冷。这两句描写的是雨天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几朵飘霙,又重装、园林齐整。” 意思是: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又在园林中重新装点起来。“飘霙”,即“飘零”,这里指雪花飘落的样子。“重装”指重新装点。“齐整”指整洁、整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又在园林中重新装点起来。这两句写雪花落在园中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三句是写待月的场景:“待琼姨月姊,一笑相逢清靓”,“琼姨”、“月姊”,都是月亮的代称。这两句意思是:等待着月亮姐姐和月亮妹妹一起来相见吧,我们一定可以一见清丽。诗人在这里想象着美好的夜晚,期待着与月儿相见。

【赏析】

《法曲献仙音·雪》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雪景,下片写词人赏雪时的情怀与愿望。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