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谡谡松风鸣,下弦汩汩乃作厓山之海声。当时一弹再鼓处,山石欲裂天为惊。
永嘉道出清原寺,雨黑镫昏不成睡。手挥行箧七条弦,诗写孤臣两行泪。
泣山鬼兮云沉沉,感君恩兮波深深。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
糁羹尚记板桥道,麦饭谁哭冬青林。景炎时事可知矣,空抱壮怀犹不已。
五坡岭,零丁洋,可怜道路摧肝肠。何如青原山中留宿夜,清商一曲龙吟长。
生在南天死北地,流落孤琴旧时字。故友惟留玉带生,西台已碎竹如意。
吁嗟乎,坏漆凄凉五百秋,茫茫谁刺海滨舟。高山流水臣心在,尚欲黄冠故国游。
这首诗是文天祥的《文丞相琴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上弦谡谡松风鸣,下弦汩汩乃作厓山之海声。当时一弹再鼓处,山石欲裂天为惊。
- “谡谡”和“汩汩”形容琴声清脆悠扬。
- “松风鸣”与自然声音结合,营造出宁静又深沉的氛围。
- “下弦”指的是下平调的音,“海声”可能暗指海浪的声音,或者比喻国家命运如海般波涛汹涌。
- “当时一弹再鼓处”可能指的是文天祥在危难时刻弹奏此琴的情景。
- “山石欲裂天为惊”形容琴声之大到能震撼天地,表达出文天祥为国家命运担忧的心情。
- 永嘉道出清原寺,雨黑镫昏不成睡。手挥行箧七条弦,诗写孤臣两行泪。
- “永嘉道出清原寺”描绘了文天祥经过永嘉(今浙江温州)时的情景。
- “雨黑镫昏不成睡”形容路途艰难,夜晚黑暗中难以成眠。
- “手挥行箧七条弦”可能是指文天祥携带着琴和诗稿出行。
- “诗写孤臣两行泪”表示文天祥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孤独和悲哀。
- 泣山鬼兮云沉沉,感君恩兮波深深。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
- “泣山鬼兮云沉沉”形容文天祥被贬谪后,心情如同山鬼一般忧郁。
- “感君恩兮波深深”表达了他对君王的感激之情深厚,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
- “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意味着文天祥用琴来表达自己的悲愤和忠诚。
- 糁羹尚记板桥道,麦饭谁哭冬青林。景炎时事可知矣,空抱壮怀犹不已。
- “糁羹”可能指的是简单的饭菜或比喻生活艰难。
- “板桥道”可能是文天祥流放途中走过的道路。
- “麦饭谁哭冬青林”形容文天祥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守信念。
- “景炎时事可知矣”指的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局势。
- “空抱壮怀犹不已”表达了文天祥虽然身处逆境,但心中仍有壮志未酬。
- 五坡岭,零丁洋,可怜道路摧肝肠。何如青原山中留宿夜,清商一曲龙吟长。
- “五坡岭”和“零丁洋”分别是南宋的两座著名山岭,这里可能指的是文天祥流亡途中经过的地方。
- “可怜道路摧肝肠”形容旅途的艰辛,让人感到肝肠寸断。
- “清商一曲龙吟长”可能指的是文天祥在山中度过的夜晚,听着清商曲,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壮丽。
- 生在南天死北地,流落孤琴旧时字。故友惟留玉带生,西台已碎竹如意。
- “生在南天死北地”形容文天祥一生颠沛流离,最终牺牲于北方。
- “流落孤琴旧时字”可能指的是文天祥在流亡过程中随身携带的乐器和他写下的诗词。
- “故友惟留玉带生”表示文天祥的好友们已经去世,只留下他的遗物。
- “西台已碎竹如意”可能是指南宋朝廷已经被元军攻破,无法挽回的局面。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流亡途中创作的琴歌,通过对琴声、景色和心境的描述,展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操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松风、海声、山石、北斗等,将琴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激昂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文天祥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于理想信仰的坚守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