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
舞风影作飞莺势,啸月音疑老凤翰。
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劳童子报平安。
阶前那有孙枝秀,写出淇园独坐看。
咏竹
刘孝先
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
舞风影作飞莺势,啸月音疑老凤翰。
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劳童子报平安。
阶前那有孙枝秀,写出淇园独坐看。
注释:
- 亭外:指亭子外面。猗猗碧:形容竹子颜色翠绿,姿态优美。碧几竿:绿色的竹子长成竹竿的样子。
- 清姿:形容竹子的优雅姿态。劲节:形容竹子坚韧挺拔的节操。耐霜寒:经得起冬天的寒冷。
- 舞风:风吹动竹子,像跳舞一样。影作飞莺势:影子在地面上形成飞鸟的形状。
- 啸月: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好像月亮在叫唤。音疑老凤翰:声音像是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所发出的叫声。
- 自是:自然是。主人:作者自称。甘澹泊:甘于淡泊,不受世俗诱惑。不劳:不需要。童子:指仆人。报平安:报告平安。
- 阶前:庭院的台阶旁边。那有:哪里有。孙枝:同辈的子孙。秀:秀丽、美好。
赏析:
《咏竹》为宋代王安石所作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情操。首两句以雪后压竹之情景写竹之高洁;第二句写竹随风而动,似有声势,形象生动;第三句则借古人之比喻,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坚持原则的性格;第四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竹子生长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