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初见一林青,传说繁霜下洞庭。
色变金衣偏灿烂,香浮朱实倍晶荧。
才披露叶儿童喜,试嚼琼浆齿颊馨。
就里何曾藏败絮,滑稽游戏不须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千头初见一林青,传说繁霜下洞庭。

  • “千头”指的是柑橘树的数量众多。“初见一林青”描绘了春天时柑橘树开始发芽的景象,一片绿色的海洋。“传说繁霜下洞庭”则可能是指柑橘树在洞庭湖边生长,因为洞庭湖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柑橘的生长。

色变金衣偏灿烂,香浮朱实倍晶荧。

  • 柑橘的颜色随着成熟而发生变化,从青色变成黄色,最后变为橙色。这里的“色变金衣”形容柑橘颜色的变化如同穿着金色衣服一样美丽。同时,柑橘的香味也会随着成熟而变得更加浓郁,这里用“香浮朱实倍晶荧”来形容香气和光泽。

才披露叶儿童喜,试嚼琼浆齿颊馨。

  • “才披露叶”意味着柑橘开始成熟,露出了它们的绿色外皮。“儿童喜”表明柑橘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他们喜欢品尝新鲜的柑橘。“试嚼琼浆齿颊馨”则描述了孩子们尝试着咀嚼橘子,口中充满了香甜的味道,让人感到愉悦。

就里何曾藏败絮,滑稽游戏不须听。

  • “就里”指柑橘的内部,“何曾藏败絮”表示柑橘内部的果肉非常新鲜,没有腐烂或坏掉的迹象。“滑稽游戏不须听”可能是说柑橘本身并没有太多复杂的特性或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它就像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不需要太过认真地对待。

赏析:
这首《柑子》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柑橘的美丽和诱人的风味。诗人通过对柑橘生长环境、颜色变化、香气以及品尝体验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自然场景中。诗中的“色变金衣”、“香浮朱实”等形容词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柑橘的外观特征,也增添了诗作的艺术美感。此外,“才披露叶儿童喜”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柑橘的成熟过程人格化,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最后,诗中的“就里何曾藏败絮”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柑橘内在品质的自信,也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让人读来心情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