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
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蒙。
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
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
诗句释义
1 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手持拐杖,欣赏远处的山色,身处宽敞的居所之中,心情自在。
- 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蒙。:遥远的古代已经难以追寻了,只有你独自留在那浩瀚无边的空间里。
- 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无论是升起还是下沉,都经历着月亮和太阳的变化;无论如何舒展或收缩,都任由雷声和狂风主宰。
- 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只要我的心灵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就不必羡慕那些能到达高处的华岳之巅的人。
译文与注解
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
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蒙。
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
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
- 倚杖看山色:手持拐杖,观赏远方的山峦颜色。
- 悠然衡宇中:心中感到宁静,仿佛置身于宽广的房屋之中。
- 太古渺难追:指遥远的历史年代已难以追溯。
- 独尔留鸿蒙:独自留下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
- 升沉阅月日:经历从升起到落下,再到新月和满月的变换。
- 舒卷任雷风:随心所欲地应对雷鸣风起的情况。
- 吾心苟自达:只要我的心意能够自在表达,就不必须追求那些高不可攀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广阔自然景观时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倚杖看山色”、“独尔留鸿蒙”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 这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顺应态度,表明他不受外界影响,坚持自我。最后的 “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 则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内心自由、真实表达,那么他的精神境界就已经很高远。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