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已舒燠,午风草堂前。
呼童开竹窗,坐见东高原。
下绿柳骈蔚,上翠松孤蟠。
二者所余色,漠漠皆远天。
南亩径缭绕,妇孺携且肩。
一鹭下南际,天地为旷宽。
子来勤问讯,月令相究研。
欣忽若有得,诗成使之观。
此中有真趣,更非诗所传。
注释:
首夏:夏季的开头。
舒燠:暖和。
午风:正午时分的微风。
竹窗:竹子做的窗户。
东高原:东侧的高地。
下绿柳骈蔚:柳叶下垂,繁茂交错。
上翠松孤蟠:松树苍翠,挺拔盘旋。
二者所余色,漠漠皆远天:两种景物的颜色,都远在天空之上。
径缭绕:田间小路弯弯曲曲。
携且肩:妇女和孩子一起扛着农具或食物回家。
鹭:白鹭,一种水鸟。
天地为旷宽:天空广阔无垠。
欣忽若有得:突然有所领悟。
真趣:真正的兴趣。
更非诗所传:诗歌无法表现这种真实的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诗的开篇就描绘了夏日的景色,首夏已舒燠,午风草堂前。这里,“舒燠”形容夏天的温暖,“午风”则让人感觉到夏天的炎热。而草堂前则是诗人避暑的地方,也是他观察自然景色的最佳地点。
诗人通过对柳树、松树等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自然风光。下绿柳骈蔚,上翠松孤蟠。这里的“绿柳”和“翠松”都是夏日常见的植物,它们的出现,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田间的景色。南亩径缭绕,妇孺携且肩。这里的“南亩”指的是农田,而“妇孺”则代表了农民们和他们的家人。他们一起劳作,一起回家,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诗人又描述了一鹭下南际,天地为旷宽。在这里,“鹭”是一种水鸟,它出现在南边的天空中,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天地为旷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开阔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感受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子来勤问讯,月令相究研。这里的“勤问讯”和“月令”都是对生活的态度,它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这首诗以夏日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而这种感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