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云崖,飞光薄前轩。
搴帷怡清夜,景物何澄鲜。
熠耀度虚牖,络纬响颓垣。
清辉时相照,嘉木郁芊芊。
斜汉引长素,空籁出苍烟。
圆灵无停斡,顾兔不时安。
扶疏丹桂枝,既有复非然。
俯仰感世人,营营将何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中秋月二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明月出云崖,飞光薄前轩。
  • 注释:“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出云崖”形容月亮从高高的山崖之上升起,仿佛是从云雾中升腾而出。“飞光薄前轩”描绘了月光如同飞鸟掠过,轻轻地照到窗前的轩窗上。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月色如何美丽动人,月光如同轻盈的飞鸟,给夜晚带来了宁静和光明。
  1. 搴帷怡清夜,景物何澄鲜。
  • 注释:“搴帷”是指拉开窗帘,让月光洒进室内。“怡”意为愉悦,这里指欣赏月光。“物事”即事物,“何澄鲜”表示事物清晰、新鲜。
  • 赏析:通过拉开窗帘,诗人得以享受到清新的月光和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事物的清晰与新鲜。
  1. 熠耀度虚牖,络纬响颓垣。
  • 注释:“熠耀”指光芒四射的样子。“度”表示穿过。“络纬”是昆虫名,这里泛指虫鸣声。“颓垣”指残破的墙壁。
  • 赏析:月光透过窗户洒落,映照出屋内的一切,昆虫的鸣叫声也在颓垣间回荡。
  1. 清辉时相照,嘉木郁芊芊。
  • 注释:“嘉木”美好的树木或植物。“郁芊芊”形容茂盛繁密的样子。
  • 赏析:月光照耀下,树木郁郁葱葱,显得生机勃勃。
  1. 斜汉引长素,空籁出苍烟。
  • 注释:“斜汉”指月亮倾斜的影子。“长素”指长长的白绢。“空灵”指虚无缥缈的声音。“苍烟”指淡青色的烟雾。
  • 赏析:月亮倾斜的影子投射在白绢上,伴随着虚无缥缈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1. 圆灵无停斡,顾兔不时安。
  • 注释:“圆灵”指圆满而灵妙的月亮。“无停斡”形容月亮永远不停止旋转。“顾兔”是传说中月亮上的玉兔。“时安”指有时安全,有时不安。
  • 赏析:月亮永远不停止旋转,而玉兔有时可以安全,有时又会陷入危险之中,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
  1. 扶疏丹桂枝,既有复非然。
  • 注释:“扶疏”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丹桂”指桂花树,常作为秋天的象征。“既”表转折的意思。“复非然”意味着不是这样。
  • 赏析:虽然桂花树茂盛,但并不是总是这样,暗示世事多变,无法预测。
  1. 俯仰感世人,营营将何干。
  • 注释:“俯仰”指低头抬头,比喻观察周围环境或人的行为举止。“营营”形容忙忙碌碌的样子。“何干”意思是有什么关联或关系吗?
  •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四周的人和事,感叹自己虽然忙碌却无法改变现状,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