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秋风孝子祠,当时拜祷有新诗。
神光不照连枝树,空使慈乌夜夜悲。
【注释】
岑溪:地名,在今广东。悲叔白:唐人李华,字叔白,曾为官于岑溪,故称“悲”叔白。七首:指《感遇·其一》的后半部分。岑城:岑溪县县城,在今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县境内。
日暮秋风孝子祠,当时拜祷有新诗。
秋日黄昏时,秋风萧瑟,孝子庙前空荡荡。当年在此祭奠,祈祷神灵,写下了新的诗篇。
神光不照连枝树,空使慈乌夜夜悲。
神祇之光无法普照到连根相依的树木上,这导致那些夜晚啼鸣的乌鸦,只能独自悲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哀婉之词,写自己与岑山、孝子祠、神祇、乌鸦之间的不解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联点出地点,交代诗人在秋天傍晚登临孝子祠,看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日暮秋风”四字,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孝子祠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李华而建的。李华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他任岑溪县令时,十分注重治理政务,关心民生。他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的爱戴。然而,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终年不得回岑溪。如今,他已远离故乡,身居异乡,面对家乡的自然景色,不免感慨万分:当初在这里拜祭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如今却只能在异乡遥望,心潮难平。“当时拜祷”四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而且暗示了他此刻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运用反衬手法,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之情。“神光不照”既暗含了作者对李华的敬仰之情,又表现了他身处异地,难以回到家乡的遗憾之情。“慈乌夜夜悲”则运用了传说中乌鸦的典故,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乌鸦的孤独哀鸣,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用“空使”一词,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本人。诗人站在孝子祠前,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他想起了李华当年在此拜祭的情景,想起了自己曾经与李华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如今,他却身在他乡,无法再与李华共度时光。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人感到无比失落。同时,他也深感自己的孤苦无依。于是,他用“空使慈乌夜夜悲”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孝子祠前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人以哀婉之词,抒发了自己与家乡山水之间的不解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和忧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