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江城夜气清,寂寥孤月对愁明。
谁携羌塞三更笛,吹作吴山十月声。
岂有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
天边旧业归何日,为尔今宵梦不成。

《闻笛》是清代诗人李瑨的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

晚霁江城夜气清,

寂寥孤月对愁明。

谁携羌塞三更笛,

吹作吴山十月声。

岂有梅花开更落,

自惊杨柳折还生。

天边旧业归何日,

为尔今宵梦不成。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晚霁江城夜气清,寂寥孤月对愁明。
  • “晚霁”意为傍晚的雨水已经停止,天气放晴。这里的“江城”指的是作者所在城市附近的江河之边的城市,即江城的夜晚。
  • “夜气清”形容夜晚的空气清新、宁静。
  • “寂寥”意味着孤独、空旷。
  • “孤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
  • “对愁明”中的“对”表示面对或相对应。“愁明”则是指明亮的月光带来的忧愁。
  1. 谁携羌塞三更笛,吹作吴山十月声。
  • “谁携羌塞”可能是指某个人手持羌笛,在边境地带吹奏。
  • “三更”指的是夜里的三个时辰,大约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羌笛”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通常用于表现哀愁和离别之情。
  • “吹作吴山十月声”中的“吴山”可能指的是吴地的山,而“十月声”指的是秋天的声音。这句话描述的是羌笛的演奏声音如同秋天一般凄凉和悲凉。
  1. 岂有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
  • “岂有”是一个反问句,表示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 “梅花开更落”指的是梅花在春天开放之后又凋谢了,这象征着生命的易逝和无常。
  • “自惊”表示自己感到惊讶或震动。
  • “杨柳折还生”描述了杨柳树枝折断后又重新生长的情况,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1. 天边旧业归何日,为尔今宵梦不成。
  • “天边旧业”可能是指远方的故乡或过去的生活。
  • “何日”表示什么时候。
  • “为尔”在这里可能是为了你、为了我的意思,表达了一种思念或关切的情感。
  • “今宵梦不成”中的“今宵”指的是今夜或当前的夜晚。
  • “梦不成”可能是指梦想无法实现或未能如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霁后的江城夜景和羌笛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