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物欣有托,高斋空复情。
孤花澹凉意,万绿助诗声。
篆缕和云冷,帘阴到地平。
安心应有诀,溽暑愧时名。

夏天在齐国寄居杂诗

万物都欣欣向荣,高斋空自感凄凉。

孤花淡泊清凉意,万绿助诗声响。

篆缕和云冷,帘阴到地平。

安心应有诀,溽暑愧时名。

注释:

  1. 众物:各种事物、生物。
  2. 有托:有所依托。
  3. 高斋:高处的书房。
  4. 澹凉意:淡泊清凉之意。
  5. 万绿:众多的树叶或草木。
  6. 篆缕:篆文刻丝缕。
  7. 帘阴:帘幕的阴影。
  8. 溽暑:湿热的夏天。
  9. 愧:感到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夏天寄居齐国时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一、二句“众物欣有托,高斋空复情”写夏日万物皆有寄托之处,而自己身处高处,却只有孤独之情。这里的“众物”指的是各种事物、生物,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作用,为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同时,他也在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因为身处高墙之中,无法与外界相通,只能独自面对这无尽的寂寞。
    三、四句“孤花澹凉意,万绿助诗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诗人看到了一朵孤零零的花,它在清凉的空气中静静地开放着,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而周围的万绿则与这朵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万绿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他借助它们的声音和气息,创作出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
    五、六句“篆缕和云冷,帘阴到地平”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夏日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篆缕和云的寒冷以及帘幕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两句“安心应有诀,溽暑愧时名”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既然身在潮湿炎热的夏天就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然而,他却感到惭愧,因为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在这个季节里享受到快乐和舒适。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方式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