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容怀古,千秋俯仰同。
声名羞斗蚁,篆刻薄雕虫。
马骨终知己,蛾眉失画工。
欲论今古意,天问答应穷。

【注释】

  1. 夏日:夏天。寓齐:寄居在齐国。
  2. 暇日:空闲的日子。容怀:胸怀,内心。古:指历史、古代。
  3. 千秋:千年。俯仰同:指时间久远,彼此相同。
  4. 声名:名声和名誉。羞:惭愧。斗蚁:蚂蚁。篆刻:用刀刻画,制作印章的工艺。雕虫:指小技小艺。
  5. 马骨:指千里马的尸体。知己:知心朋友。蛾眉:美女之眉。失画工:失去了画家的技艺。
  6. 天问:指《楚辞·天问》中的诗篇,相传是屈原所作,后被人们引用为提问或质问的代名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居在齐国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了作者的一些感慨与自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功业无成的感叹。
    第一句“暇日容怀古”,意即有闲暇的时候去怀念古代的历史。这里所说的“古”,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的事迹和遭遇,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经历和遭遇。第二句“千秋俯仰同”,则表达了一种感慨。这里所说的“千秋”,指的是历史的漫长和悠久,而“俯仰同”则是说历史人物和作者自己都处于同样的境地,都是短暂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存在。这种感慨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无情的感叹。
    第三句“声名羞斗蚁”,则是进一步地表达出作者对名声的不屑一顾。这里的“声名”是指名声和声誉,而“斗蚁”则是一种小昆虫。作者认为,名声和声誉如同蚂蚁一般微不足道,不值得去争抢。这里的“羞”则是表示一种羞愧和不屑的态度。
    第四句“篆刻薄雕虫”,则是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作者对技艺的轻视。这里的“篆刻”是指雕刻文字的技艺,而“雕虫”则是指小技巧。作者认为,这种技艺如同虫子一般微小而不重要,不值一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轻蔑态度,以及对技艺的轻视。
    最后一句“马骨终知己”,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知心的友谊的珍视。这里的“马骨”是指千里马的尸体,象征着忠诚和勇敢;而“知己”则是指知心的朋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知心朋友的珍惜和感恩之情。而“蛾眉失画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貌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这里的“蛾眉”是指美女的眉毛,而“画工”则是指绘画艺术的艺术家。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美丽事物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名利和友情的种种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