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注释】
刚日:指阳历的正月,古人认为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上升之时。刚日读经:用阳历正月初一、二、三日等日子读书。柔日:指阴历的腊月,古人认为这个时候阴气已经消尽,阳气开始上升。柔日读史:用阴历腊月初一、二、三、四、五、六日等日子读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是种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成长,培养人才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译文】
在阳历正月初一到初四的日子里读书学习儒家经典;在阴历的腊月初一到初六的日子里阅读史书。
种树需要十年,培养人才需要一百年。
【赏析】
这首楹联的意思是说:阳历正月初一到初四,要读儒家经典;阴历腊月初一到初六,要读史书。
楹联中所说的“刚日”与“柔日”,分别对应了农历的正月和腊月。古代的科举制度规定,每年在农历八月举行乡试,称为秋闱。所以,农历八月份被称为“开科取士之月”。而农历八月又是孟秋时节,因此人们又把八月称为“孟月”、“仲秋”。农历十一月则是小雪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称之为“季冬”,又称“孟冬”。“孟”有长幼之分,这里特指农历的七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荀子·劝学》。原文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指栽种树木,需要经过十年的时间才能够长大成人;培养人才,也需要一百多年的功夫。
此联以“树木”比喻教育人才,用“百年”比喻人才培养的过程,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