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馀仍握管,日影上帘钩。
宿雾随风散,春冰逐水流。
轨涂半庐墓,柔舻满沧洲。
此处人家少,溪边一钓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越中。首联写自己虽年高体衰,但仍然手不释卷,勤奋著述;次联写日影斜照进帘钩,暗示时已入暮;三联写宿雾散去,春冰融化,归途漫漫;末联写舟泊江上,人烟稀少,唯有钓舟一叶。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红馀”句,言诗人虽年高体衰,但仍然手不释卷。余:指剩余的。握:执持,持笔。管:笔,毛笔。
“日影”句,言日影斜照进帘钩,暗示时已入暮。上:向、对着。帘钩:门上的横木,用以挂帘子。
“宿雾”句,言宿雾散去,春冰融化。随风:随水而动。
“轨涂”句,言归途漫漫。庐墓:《诗经·小雅·甫田》有“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之句,郑玄笺云:“南土曰涂,东土曰路。”这里说归途漫长。半:一半。
“柔舻”句,言舟泊江上,人烟稀少。满沧洲:满江泽。沧:通“苍”,青绿色。
“此处”二句,言此处人家稀少,只有溪边有一叶钓舟。少:稀。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蕴意。前四句写诗人虽年高体衰,仍手不释卷;后四句写诗人在归途中行色匆匆,舟泊江上,人烟稀少,仅有一钓舟在溪边孤寂。